“蜂蜜事件”進展如何?百年老店同仁堂遭遇信任危機!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擁有近350年曆史的同仁堂這次遇上了大考!

在北京同仁堂的大門口,懸掛著一副對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正是秉承著這一古訓,同仁堂才能歷經百年風雨走到現在。

然而,百年老店因為一場過期蜂蜜事件,正在遭遇著一場信任危機。

“蜂蜜事件”進展如何?百年老店同仁堂遭遇信任危機!

當前正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的同仁堂(600085.SH),顯得諱莫如深。日前不得不成立內部調查組,前往鹽城調查"過期蜜蜂"事件,但其結果會如何公佈,是敷衍應對危機公關,還是坦誠向公眾公佈事件結果,監管部門和公眾保持高度關注。

昨日,記者飛抵位於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的事發地——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鹽城金蜂")進行踏訪。上午9時許,工業園區車輛逐漸變得多了起來,包括印有公務車字樣的小車和警車,然而這些車輛未能進入鹽城金峰廠區內。記者現場看到,鹽城金蜂兩個大門緊閉。當記者表明身份時,幾個保安態度粗暴,阻攔記者接近廠區,並打著手勢警告記者不能拍照,否則將採取措施。

整個上午,記者看到,除了一輛叉車和濱海縣計量測試所車量進入廠區外,未見任何車輛進入,廠區內也鮮有工人身影。而現場的人員也謹小慎微,看見記者在大門外守候,趕緊把工廠車間大門關上。

中午12時許,有調查組的公務車輛陸續離去。整個工廠冷冷清清,偶有嗞嗞聲響,但無任何生產跡象。周邊的農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之前上班的人這幾天都全部放假了。

蜂蜜缺口大或成同仁堂用過期蜂蜜主因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鹽城金蜂回收過期蜂蜜。據視頻中的知情人爆料,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企業回收了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並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但實際上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了同仁堂的原料庫,再通過加工後銷售。執法人員向記者表示,召回產品應懸掛不合格品標識,同仁堂分公司的企業操作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同仁堂方面的態度也算誠懇,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日立即發佈了致歉聲明。聲明中稱,同仁堂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聲明還表示,鹽城金蜂受同仁堂委託生產食用蜂蜜,同時受其委託處理回收蜜,但合同中規定"回收蜜只能用於喂蜜蜂,不得用作他用"。

同仁堂市值三天蒸發12.48億

同仁堂表示,本次事件對公司收入利潤等財務方面影響甚微。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長江商報統計發現,從17日開盤至19日收盤,同仁堂的市值三天已蒸發12.48億元。

一位券商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作為百年老店的同仁堂,這次的危機不僅僅是蜂蜜的問題那麼簡單,公眾最關心的是這個上市公司的誠信,如果一個藥企上市企業在產品質量上缺乏基本誠信,在出事後又不敢坦誠對待,這才是同仁堂最大的危機。"

結語:作為一家百年老店,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可千萬不能自砸招牌,幹對不起老祖宗的事!同仁堂會如何調查和處理本次事件,記者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