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日前,某某是一家人吃了自制醃菜後中毒送醫,醫生表示亞硝酸鹽中毒,病人若再晚救十分鐘或喪命可能。類似的新聞可以說很多,讓不少市民望鹽色變。

亞硝酸鹽的確會引起急性的食物中毒,更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今天先闢謠,在介紹幾種日常中含亞硝酸鹽較高的食物。

謠言:含亞硝酸鹽的食物都是不安全的

在我國,在肉製品或是熟食中添加亞硝酸鹽,一是為了固色,這種用途可以被天然色素替代;二是為了抑制肉毒素菌的生長,目前尚沒有找到可以完全替代亞硝酸鹽的健康添加劑。因此很多國家都允許在熟食或肉製品裡添加亞硝酸鹽。而許多市民一談亞硝酸鹽就色變,這是沒必要的,只要你科學儲存一般是不用擔心的。實際上只要我們不攝入超過0.3克的亞硝酸鹽便不會發生中毒現象,大劑量亞硝酸鹽才對人體有害,因此,適當的攝入亞硝酸鹽並不會損害我們的健康,還能抑制細菌生長。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不當操作情況下,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的六種食物。

第一個 隔夜菜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有段時間,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可以說是炒得沸沸揚揚。有人專門做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隔夜菜在30℃以上的開放環境放置48小時,亞硝酸鹽含量確實會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最終數值都在安全範圍內。如果在冰箱中儲存48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增長很少。

正確做法是:當然是現炒現吃。如果一頓吃不完,要注意將剩菜及時用保鮮膜、保鮮盒裝好放進冰箱保存,下一頓就全吃完,產生的亞硝酸鹽達不到中毒的程度。而且要儘快吃掉,時間越長風險越大。

第2個 剛作的醃菜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中國有醃菜的傳統,不少人也在關心究竟醃菜是否真的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實際上,醃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不是一成不變的,最多的時候是在開始醃製以後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溫度高而鹽濃度低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高峰出現早,而溫度低、鹽濃度大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高峰出現較晚。

正確的做法是:咱們國家醃鹹菜、酸菜、泡菜一般都要20天以上,北方因為環境等原因有的要30天,甚至長達幾個月。這時候亞硝酸鹽的含量已經大幅下降了,總體上是安全的。醃菜過程中要嚴格隔絕氧氣,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產生,可以添加大蒜、鮮辣椒、維生素C等,能降低亞硝酸鹽的產生。

第3個 粉嫩熟肉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各種外賣中的熟肉中含有的亞硝酸鹽量,很多是超標很嚴重的。因為它可以讓肉煮熟後顏色粉紅、口感鮮嫩,還會延長食品保質期。還有各種燒烤製品、羊肉串、醃製品等,幾乎都會加入亞硝酸鹽。

正確做法是:留意下別太紅、別太嫩。熟肉如果顏色是粉紅色的,而且這種粉紅色從裡到外都一樣,那麼一定是添加了亞硝酸鹽。此外,用了亞硝酸鹽的肉特別水嫩。本來肉類是由肌纖維構成的,煮熟後能夠撕出非常細小的肉絲。但如果熟肉基本上吃不出肉絲的感覺來,就有加入了亞硝酸鹽的嫌疑。

第4個:久置涼拌菜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一頓吃不完的涼拌菜放在冰箱裡,一兩天之後看起來還是蠻新鮮的,但其中的亞硝酸鹽已經非常多了。

正確做法是:如果這頓實在吃不完,也要在24小時之內吃完。可是加大量的蒜泥、醋等,可以控制細菌繁殖,有利於控制亞硝酸鹽的產生。另外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如檸檬汁也可以抑制亞硝酸鹽生成。

第5個:久煮火鍋湯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涮了很久的火鍋湯很容易出現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因為肉類和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很快會溶解在湯裡面。

正確做法是:少選酸菜、海鮮鍋底,少喝湯。在涮火鍋的時候,各種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融入湯中,在滾沸狀態下容易轉變成亞硝酸鹽,其中一部分還與肉、魚、海鮮中的蛋白質分解產物合成亞硝胺,更容易造成中度。因此吃火鍋時,最好在半小時內喝湯,一小時後就不要喝了。

第6個:刺鼻海鮮乾貨

醫生披露:這6種食物處理不當會亞硝酸鹽中毒,你可長點心吧!

蝦皮、小蝦米、小魚、貝粒等乾製海鮮類產品,以及魷魚絲、魚片幹、鹹魚等很受歡迎,味鮮、存儲時間長。然而,不合格的食品含有的亞硝酸鹽量是非常大的。

正確做法是:在吃蝦皮、蝦米、魚片、魷魚絲等食品之前,都要好好聞一下味道,如果感覺不夠新鮮,有刺鼻氣味,那麼亞硝胺類物質一定少不了。另外,因為新鮮的蝦皮應該是白色的,如果發紅,就說明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或者被染了色。

最後,大家最主要還是健康飲食,低鹽、低脂、低嘌呤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