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上篇講了學書法的幾個要點,本篇講一講關於拿筆姿勢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蘇東坡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講解。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蘇軾畫像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餘,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

拿筆的姿勢沒有固定的法則,但是要讓掌心虛空而放鬆,歐陽修跟我說應該用手指運筆而手腕不知,這句話說得最妙。運筆的時候,前後左右不免要傾斜,當停下來的時候,筆豪和筆管上下要像拉著一根繩子,保持一條直線豎直,這就是筆正。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古代畫像中的執筆姿勢

這段話首先講了拿筆的姿勢是沒有固定的規則,從古至今,很多大書法家的拿筆姿勢都是不同的,尤其是不同時代,書寫的方式都不同,書法家都注重講筆法,而沒有重點講過拿筆姿勢。但是拿筆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為的是有利於書寫時更靈活地運筆,這個要求就是要掌心虛而寬,這個虛而寬的意思說起來可能不好理解,但想象一下,拿著毛筆的時候,掌心中間能容得下一個小雞蛋,這個要求就算是達到了。

為什麼掌心中間要留有空間,原因就是書寫的時候需要用到手指來控制毛筆,手指活動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否則寫起來很束縛。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古代畫像中的執筆姿勢

關於“當使指運而腕不知”這句話,他沒有說寫多大的字,小編的理解是,這句話適用於中楷到小楷這個大小的字,這個大小是古人日常書寫的大小,到了書寫大楷的時候,不得不用手腕,如果不用手腕的腕力,寫出來的筆畫會顯得沒有力度。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古代畫像中的執筆姿勢

王獻之小時候學習書法,父親王羲之從他的身後拽取王獻之手裡的毛筆,但是卻沒有扯過來,就知道王獻之長大以後一定可以靠書法出名。

但是蘇東坡認為善於書法的人,關鍵點並不在於筆抓得緊不緊,要能夠根據自己的心意書寫,而不失法度,才是懂得用筆的奧妙。所以蘇東坡認為王羲之看重王獻之的原因,在於他寫字的時候集中精力,專注於筆,而不是筆抓得緊。不然的話,天下有力氣的人,個個都成書法家了。

蘇東坡講書法:拿毛筆的正確方法

王獻之畫像

以上就是蘇東坡對拿毛筆這個問題的論述,如果你覺得有幫助可以幫忙分享哦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提問,討論~

致力於分享書法學習的乾貨

你的喜歡和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