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導語:中國是世界竹產業大國, 全國竹林面積達73億畝,全世界有竹種70多屬,而我國就有37屬,500多種,中國有著悠久的竹子培育歷史、豐富的加工利用技術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蘊,並在竹子生產、研發和利用方面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全國十大竹鄉之一的湖南省桃江縣,就有毛竹面積115萬畝,立竹2.16億株,全縣有14個鄉鎮竹林均在萬畝以上,目前,年產竹材3000萬根,是湖南省“竹產業千億工程的核心基地。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如何根據當地竹林產業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我們認為應重點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設計竹景觀

從古到今,竹子以其獨特的身姿在我國園林景觀中有著特別而重要的角色,她們總是恬靜而優雅,無拘無束地呼吸著清晨的水霧,自由自在地生長卻不改它一身仙骨。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子形態優美,具有極高的觀賞性;生性強健,能淨化空氣;具有龐大的地下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很強;竹林的屏障防風能力較強,生態效益十分明顯;竹子還是淺根系樹種,並能橫向擴展,而且具有覆蓋保護作用;竹子是常綠樹種,不開花,無花粉散播;竹子容易繁殖,養護費用低;不同竹種類高矮、葉形、姿態、色澤各異,用作景緻搭配效果理想。做竹景觀設計主要有如下手法:

1、視覺焦點

以竹子自身優美的姿態,可作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2、強調空間

以大面積竹林面植或線植、帶狀的列植,可使公共開放空間中景緻和諧劃一,如園區綠地、人行步道的街景,不僅有掩飾作用,又有統一的效果。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3、分隔空間

主要依照園區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竹類形成各種高度不等的綠籬,藉以劃分大小不同的空間。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4、協調空間

以竹類做綠籬,為其它植物造型與建築物的外觀相呼應,使周圍環境更為協調。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5、襯托景物

應用叢生型竹類,如綠竹等,在空間中襯托景物,使得景物因其株形大小、形態外貌、色澤和質地更增添優雅。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6、柔化線條

選擇較低矮的竹類,如觀音竹,在屋基、牆角種植,以其獨特的形態與質地柔化建築物的生硬線條,使得空間顯得和諧而有生氣。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自古竹為人所喜愛,賞之氣節,愛其意境。人清如竹,是一種境界。

二、創意竹活動

竹子生長快,適應性強,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用途。竹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所以創意以竹為題的休閒娛樂活動可以十分的豐富多彩。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林區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主要根據市場定位與不同遊客需求創意設計與組織以竹主題相關的觀光遊樂、休閒體驗、家庭親子、科普教育等活動。如坐竹車、玩竹棋牌、做竹簡、寫竹書、作竹畫、編竹器等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此外還可引用我國各地不同的玩竹活動。比如古代製作的利用槓桿提水的竹製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轉筒車”。還有竹製武器:如竹弓射箭、拋石機、火藥箭和竹管火槍等等。在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時就有“放高升”(土火箭)活動,是用竹子做成裝火藥的長筒,控制火箭的長杆和發射臺一支支噴著絢麗煙火的長火箭射向藍天,壯觀又好玩……總之,休閒娛樂活動只有人們想不到,沒有竹子“老大”它做不到。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三、品嚐竹美食

關於竹子的美食,大體有三類,一類是竹筍,種類相當多,從收穫季節上區分,有冬筍、春筍、鞭筍等,從形態和品種上分就更多,比如毛竹筍、劍筍等,另外味道還分苦筍和甜筍。此外,還可分不同地方不同節氣出產,如天目山筍等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筍產品可做成筍乾、筍依、玉蘭片、煙筍、原味筍片、筍絲、清水筍、即食筍等20多種食材產品。

竹筍和竹蓀是極受人們喜愛的美味山珍,竹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飪上千種美味佳食。主要家常菜譜有:香菇油燜筍、冬筍炒臘肉、冬筍牛肉絲、土雞水竹筍砂鍋煲、藠子燒春筍、素炒春筍片、麻辣春筍尖等上百種。還可製作竹筒酒、竹葉糕、全竹宴、主辦竹美食節等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此外,竹子還具有特別的醫用價值,竹的全身都是寶,葉、實、根及莖稈加工製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藥用材料,竹黃、竹蓀也是治病的良藥。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四、開發竹產品

竹產品的開發思路主要是根據竹子隨風搖曳,可彎可直材料屬性。竹材料比起一些玻璃、鋼鐵等現代材料更有溫暖感和自然感,隨著城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家居和產品中使用竹材料更讓人感覺到溫和、舒心、不冰冷,竹產品將會更廣泛的應用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

湖南桃江縣就實現了毛竹竹材的全竹利用。毛竹主幹做竹筷和涼蓆,竹頭部分做竹簾並加工成竹膠板和竹集裝廂板,竹枝椏做掃帚和燃料,竹尾部分做竹籤,竹加工剩餘物還可做生物質燃料和竹炭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子用於建築的歷史久遠,可用竹材開發建築材料;服飾方面可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傘等;交通工具和設施上可取竹製造竹車、竹筏和船以及橋樑工程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開發竹器手工業。竹器製品在民眾生活中,成為“養生送死”不可缺少的物品。竹器常用生活物品有上千種。如炊具的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筐、籃、笥、箱;傢俱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等;算具有算籌、算盤;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熏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玩用具有扇子、手杖,賭博用具等;葬用具有竹棺材。以上均是用竹子為材料製作而成的。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五、傳播竹文化

我國竹文化源遠流長,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並列其中,竹文化在我國人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竹子其杆挺拔秀麗、葉瀟灑多姿、形千奇百態;它四季常青,姿態優美,獨具韻味,情趣盎然。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當人們有閒情逸致漫步於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無限舒適和遐意便會油然而生,難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豔,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徵,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它坦誠無私,樸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玄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將財富奉獻給人民。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態特徵總結昇華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範疇,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象徵。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所在。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文化主要表達方式有竹編織器物,竹雕刻藝術、竹音樂文化、竹宗教文化等。竹工藝美術的表現手法有:福、祿、壽、喜、財、發順、吉等吉祥內容的圖案,用於雕刻、織繡、印染、陶瓷、編織、剪紙等各種工藝品。竹子民俗文化主要有遊樂活動以及信仰習俗以及鄉村儀禮中,在祭祀、婚喪、交際、節日等社群文化中構成的民間竹文化等。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林區如何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