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讓作物“飽”得恰到好處

“同一作物不同的營養供給,產量和品質區別會非常大,水肥一體化的精準施肥就是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前提下,讓作物剛好夠飽,量足而不浪費。”華農大植物營養專家李中華向參訓學員概括了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優點。

為加大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力度,9月2日,東莞市農技辦在東坑益品原農場舉辦了一期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交流會。來自東坑、橋頭、茶山等周邊8個鎮街的家庭農場主、專業大戶及農技人員約40人參與學習與交流。

水肥一體化可讓作物剛好“吃飽”

李中華老師詳細講述了植物對營養吸收的原理、途徑,以及水肥一體化與普通施肥的效果對比。他指出水肥一體化技術具有節水、省工、高效等特點,可輕鬆進行配方施肥,有效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在實際操作中,將水溶肥溶解在灌溉水中,藉助壓力系統由管道輸送到田間每株作物根區,灌溉與施肥可同步進行。

李老師表示,對比傳統施肥,水肥一體化的突出優勢在於可控管道系統。用戶按作物的所需配好肥液,可隨時、隨量給作物供水供肥,方便高效。使用時,他建議農戶採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式,讓作物一直處於剛好“飽”的狀態。“作物‘餓’當然會因缺乏營養而生長受制,但一直‘過飽’也不一定好,造成浪費不說,土壤養分富集會導致周邊雜草瘋長。雜草挨著作物不能用除草劑,人工除草那成本可想而知。”李老師解釋道。

測量土壤養分的簡易方法

水肥一體化讓作物“飽”得恰到好處

現場示範測量土壤養分和PH值

如何避免肥水不足或過量灌溉呢?李中華老師在田間交流中,為學員示範了利用土壤EC計的簡易土壤測量方法。“一開始,這土壤EC值是0.3,說明養分不足,我們加了點水溶肥,現在變化到1.6,屬於正常範圍了。”“用土壤EC計測量所得數值,還需配合各類作物的EC值表比較,因為不同作物所需的土壤養分量是有所不同的。”李老師補充說。

另外,李老師及技術員還講解了水肥一體化設備使用和合理利用水溶肥料的注意事項,並現場解答了學員的技術疑問。市農技辦技術員表示,通過組織培訓、專題講座、現場觀摩等形式,東莞近年來一直致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而家庭農場主、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樂於接受和應用新技術,是推廣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