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作為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片,《大江大河》不負眾望,依靠良心的製作與細節的把控將人們帶回到那個大浪淘沙的年代。上映首日至現在,收視率始終平均保持在0.85以上,僅次於年代家庭劇《我的小姨》作為一部貼近地面的年代劇,一舉打破年代劇沒市場的魔咒。

製作精良,高度還原歷史

  《大江大河》由孔笙執導,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楊碩、董子健領銜主演,別的不說,一個正午陽光,一個孔笙,這劇的保險就已經上足了,可以說這些年經手孔笙導演的作品,幾乎都是大賣,尤其擅長這種年代劇。該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裡,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的一段故事。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三人在劇中分別反映了那個年代不同角度的狀況,宋運輝(王凱飾)在劇中天資聰穎,但由於家裡面成分不好,所以一直備受歧視。但是他把握住了1978年恢復高考的機會,抓住機遇,勤學苦幹,當上了國企的技術人員,一步步晉升,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礎,但也在新時代的變革中開始逐漸迷失,也成為了那個年代國營經濟體制的縮影。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而由小包總楊碩飾演的雷東寶,雖出身貧寒、但卻屬於根紅苗正的“大老粗”,行動力十足。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小雷家大隊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那個時代改革的前沿。但最後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夠開闊,最終還是絆倒在了新事物腳下...成為了那個時代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可能這部劇中最拉淚點的應該就是董子健飾演的楊巡了吧,雖說前頭並沒有太多的戲份,但是後期確實這部劇的一大主心骨。如果我們說前面宋運輝和雷東寶的經歷是那個年代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縮影。那麼個體戶楊巡無疑就是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在那個翻滾向前的時代中,他手忙腳亂抓住過商機,也踩踏過陷阱,生意場上幾經波折,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成為了那個時代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王凱勵志前行,不辜負時代

  其實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的話,在那個年代出生在那樣一個成分不好的家庭中,可能大多人都會選擇沉默接受命運的安排,然而,我們的男主王凱卻不是,他總是喜歡看人民日報,因為他相信,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人民日報將會改變他的命運。再加上他自己不斷努力的上進求學,成為那個時代依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一個典型人物!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如果說他最初的夢想是上大學,然後為家裡摘帽的話,那麼上了大學之後他的夢想則是去探索這個世界,來到大學的他明顯被深深的震撼到,他沒想到原來外面的世界如此天高海闊,所以,本著他本能的那種執拗,追求上進的性格,他想學更多的東西,懂更多的東西,瞭解更多的東西,也正因此走上了技術人員的道路。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知識改變命運”是宋運輝一生的寫照,但最後卻也迷失在了新時代的變革之中,有句老話叫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這句話真的沒錯。宋運輝骨子裡就流露著那個屬於他的那個時代的氣息,到了新時代,他難免會迷茫與困惑,這也是當時像他一樣的人共有的結果。不得不說王凱飾演宋運輝,無論是演技還是自身的氣質,都將這個角色的氣息發揮到了極致。摘了眼鏡的他與不摘眼鏡的他也成為無數粉絲瘋狂打Call的熱點。(據說為了這部戲王凱刻意減肥將身體減肥到身體消瘦地形態)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楊碩敢想敢幹,卻痛失愛妻

  小包總楊碩在劇中飾演的退伍軍人雷東寶可謂是總覽了笑點與淚點,雖說自身文化程度有限,但是卻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主,看準了機會就往上衝,估計也是在部隊磨練出了這種性格。他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他拎著腦袋走在政策的前面,大膽帶領全村人承包到戶,辦磚廠、電線廠,冒著投機倒把,擾亂計劃經濟秩序的罪名闖出了一片天地,但最終還是由於自身知識的侷限性終被時代所淘汰。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劇中小包總粗狂灑脫的性格,促使這部劇中出現了不少的笑點,無論是開場踩死人家姑娘養的兔子,還是一臉單純懵懵懂懂不懂生孩子的他,都讓觀眾讚不絕口,然而說到小包總在劇中的這段感情線,實際上卻也成為該劇最大的一個淚點。導演故意將雷東寶與宋運萍之間的感情戲拍的格外細膩與投入,目的便是為了未來的那一個淚點做鋪墊,估計到時候夠我們這群吃瓜群眾哭一筆的了。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作為劇中集體經濟的代表人物,雷東寶最後的結局其實也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的,萍萍去世以後幾乎等同於斷了雷東寶的一條胳膊,因為劇中雷東寶也曾說過,他們小雷家最缺的就是文化人,他沒有讀過書,礙於文化程度的問題,他的眼界終究會受到侷限,外加他自身那過於直來直去的性格,總要出事。其實倘若萍萍沒有去世的那麼早的話,有這麼一個賢內助輔佐他可能結局會更好一些吧。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楊巡夾縫中生存,賺足觀眾淚點

  董子健在劇中所飾演的楊巡,應該說是全劇最大的淚點了,他既不像宋運輝那般可以靠知識改變命運,也不能像雷東寶一樣大伸拳腳,迎難而上,做改革開放的先鋒。所以他只好在二者夾縫間另闢一條道路,也正由此致使他走上了個體經濟的道路,並最後成為了那個年代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劇中雷東寶頭一次見到楊巡便放言道:“這個小楊巡,小小年紀嘴了不得,以後肯定能成大事。”果不其然,從賣饅頭到賣畫卷,從小就是一個典型的小個體戶,整天腦袋瓜子裡淨琢磨著怎麼賺錢。每每新的政策一出來,楊巡就會想辦法怎麼用新的方法賺錢,頗具商業頭腦。然而這一路顯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相反也是最為艱辛的一段路程,過程中的風風雨雨,擊中了無數網友們的淚點。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真實的故事往往是最具打動人心的力量的,而該劇的真實還原程度足可以說是目前可以達到的極限,而楊巡的故事,便是最能與目前當下社會的很多年輕人達成共鳴的一個點。作為一個漂泊的浪人,每個人心中都始終存在著一座燈塔,並堅信自己終歸會有一點到達那個地方,楊巡也一樣,因此他為之不懈努力,而在這努力過程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便正是當下在外所有漂泊者們的都會產生共鳴的情感,這份情感,來自於真實!

年底爆款熱播劇《大江大河》,在改革浪潮中書寫一代人的築夢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