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比較東風10巡航導彈與戰斧巡航導彈孰優孰劣?

張靜琪


作為兩大軍事強國,對地面/海上目標攻擊的利器,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和美製“戰斧”巡航導彈,這兩個型號可以說是代表著世界巡航導彈領域最高水平的。

至於,這兩款大型巡航導彈到底誰更先進,我們還可以從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巡航導彈制導方式,巡航導彈戰鬥部裝藥量這幾個方面進行一定的比較和衡量。


首先就是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方面,在這個方面裡,近些年才開始在中國軍隊批量服役的東風-10巡航導彈的的最大射程,肯定是要超美製“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基本型的,但與美製“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最新改進型相關的最大射程是差不多的,頂多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要再比美製“戰斧”式巡航導彈最新改進型多十幾公里。其次,就是巡航導彈的制導方式方面,雖然美製"戰斧"式巡航導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批量裝備與美軍,但是該型巡航導彈的制導模式,卻和由中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是類似的。只是,現在的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再加上了可以接收北斗信號的制導模塊,且在相關的命中精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最後就是巡航導彈戰鬥部裝藥量的方面了,顯然,作為近些年才出現的新型巡航導彈,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在設計之處就充分考慮過未來需求打擊大型/堅固目標的作戰需求,也因此該款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相關的戰鬥部裝藥量肯定是要比,早上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的美製“戰斧”巡航導彈大的多的,在理論上,國產東風-10巡航導只要一發能夠成功命中,就可以將萬噸驅逐艦或地面堅固堡壘/建築住,給徹底摧毀。


顯然,就從綜合來看,由中國獨立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還是要略勝於一點美製“戰斧”系列巡航導彈的。也據國外相關的新聞媒體報道稱,國產東風-10巡航導彈也開始出現有相關的衍生型號了。


航空君


中國真正的“戰斧”東風-10A巡航導彈,到底有多強悍!


在央視2臺的採訪中,航天科工老總展示了一段東風-10A巡航導彈打擊錄像,打擊 精度和威力果然不輸戰斧 。中國“戰斧”東風-10A巡航導彈最早在2015年九三大閱兵在公開亮相,然後引起關注。

”東風-10A巡航導彈,一旦開戰很可能就是第一個飛向敵人的“開罐器”,直接鑽入敵首腦機關大樓,然後灰飛煙滅。

底下觀眾看完錄像,紛紛鼓掌!

然後老總再與小撒大談咱們巡航導彈的厲害,這廣告做得真好!

東風-10A與長劍-10巡航導彈相比,外形變化很大,作戰性能很可能有質的提升。

外形上看,東風-10A為三聯裝箱式發射系統,與長劍-10巡 航導彈不同的是發射箱從品字形排列變成了一字形排列,每個發射箱可以單獨吊裝或發射,更加靈活機動。

新的東風-10A巡航導彈是由慣性制導、衛星制導、數字式景像匹配作末制導和紅外成像制導等多種方式複合進行制導的,更加抗干擾,精度也更高。

在打擊精度上,東風-10A巡航導彈採用了數字式景像匹配作末制導,當導彈飛臨目標上空時,將彈上攝像機實拍的景物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形成數字式地圖,再與彈上預存的地圖進行比較修正航跡,這種制導方式讓東風-10A巡航導彈的射擊精度高達米級,與美軍新一代戰斧導彈相當。

外界預測東風-10A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2500至3000千米,已經覆蓋了第二島鏈,其意義非同小可。

當然,空射版的巡航導彈由轟六K掛載,最大載彈量六枚,可以打擊數千公里外的高價值目標,使我軍真正成為長劍在手。


蜀中行講武堂


差不多!

巡航導彈的核心並不在導彈身上,而是在天上:衛星。美國的戰斧之所以橫行天下,那是因為他們天上有GPS。我們的東風10之所以能服役,那也是因為天上有了北斗。

衛星導航是巡航導彈的眼睛。以現在的科學技術,眼睛能看多遠,看多精細,這個導彈就能打多遠,就能打多準。只要衛星把座標定準了,導彈打過去,很容易。

而GPS的精度是米級,所以戰斧的精度也就是米級。北斗的精度:分米級、釐米級。當然,作為巡航導彈,戰鬥部裝著500公斤炸藥,米級的精度也就是極限了。擊中一棟樓還是擊中這棟樓裡的某個房間,並沒有區別,反正樓是肯定要塌的。在公佈的視頻裡,我們看見東風10從大樓的窗戶打進去,可見精度是極高的。

在巡航導彈最關鍵的問題上,衛星導航,東風10和戰斧並沒有什麼區別,都可以準確的打中大樓。

差不多。

射程,東風10和戰斧都可以打到2500公里。差不多。

威力,這兩款導彈都可以裝核彈頭。裝常規彈頭,裝藥量都是300公斤-500公斤。差不多。

通用性,且慢,這裡差很多!

我們的東風10屬於陸基巡航導彈,簡單的講就是在陸地上發射,用來轟炸敵方陸地目標的導彈。而且我們國家是傳統的陸地國家,非常重視陸上作戰。這款東風10的裝備數量是絕對少不了的。另外,跟彈道導彈比,巡航導彈的優勢就在於便宜。我國對東風10的需求,2000枚起。

而美國有中導條約,不得生產射程在500公里-5000公里之間的陸基導彈,包含戰斧。實際上美軍是沒有路基版巡航導彈的。不能部署在陸地,他們只能把戰斧部署在軍艦、潛艇和飛機上。所以我們看美軍發射戰斧,大多都是在軍艦上。

美軍的戰斧絕大部分還是裝在了伯克級驅逐艦上面。而從驅逐艦上發射戰斧,美軍也已經玩了20多年了,這一塊咱們比不了。

咱們想用軍艦發射巡航導彈,對某個國家的縱深進行攻擊,那得等055服役。

空射巡航導彈這塊咱們有轟6K,用來掛東風10的空射版。美軍有B52、B1B、B2來發射戰斧。空中平臺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咱們跟人家都比不了。

潛射,美軍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裝成搭載戰斧導彈,可裝154枚。他的洛杉磯級、海狼級、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都可以搭載戰斧。比不了,比不了。

總的來講,就導彈本身而言,戰斧和東風10差不多。在陸對陸的情況下,東風10完勝。在海面、在水下、在空中,戰斧完勝。

想讓東風10發揮出應有戰力,咱們還得等055、095和轟20。


何老師允武


一個是打了40多年得沙場老將,另一個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孰優孰劣還真不好評判。

總有朋友會說打一仗就能看出高低了,可實際上巡航導彈就是個工具,在不同的戰場條件下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打擊效果。例如美軍的戰斧巡航導彈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但是在敘利亞的空襲中就表現欠佳。儘管精確命中目標,但是沒有展現出摧毀敘利亞目標的威懾力。這裡面其實就是說明個問題:武器不是萬能的,所以單純靠幾次實戰都無法評估這款武器的實際情況。

但是我們回頭來看,戰斧導彈確實是目前最為成功的三軍通用款武器,美軍陸軍(現已裁撤陸基戰斧部隊),空軍空射版,海軍潛射版和垂髮版,都展示了極佳的適配性。僅從這一點來看,目前東風-10巡航導彈,只有空基和陸基版本,海基垂髮版本只聞其聲從未見彈。外補一點,潛射垂髮版本隨著093B被證實攜帶的“小龜背”並不是垂髮單元之後,也沒有最終迴音。從這個角度倆看,戰斧確實暫時優於我們。

同時,從未來角度看,美軍已經開始使用換裝聯合空面防區外導彈(JASSM),強調隱身和小型化,可以部分替代現有“戰斧”的功能。這也是美軍反思現代戰場經驗後的得到一個全新思路。是不是一定要開局齊“戰斧”才能算打仗呢?

說完美軍,再說說我們的東風-10巡航導彈,該彈研製的起點很高,基於“戰斧”和俄式Kh-55兩款巡航導彈,綜合分析後確定了東風-10導彈研發路徑。從最初披露的“紅鳥”到現在,也已經發展了超過15年的時間了。技術成熟度肯定不會落後於“戰斧”,但是缺乏的還是實戰考驗和三軍的適配性,而且在產量上也沒辦法跟戰斧媲美。而且,就發展進程來看,東風-10可能還是隻一個過渡版本,下一代全平臺適配的遠程打擊武器,才是我們應該著力發展的重點。


南國軍情


實戰才是檢驗武器優劣的最好方法 ,單從實戰角度上來看,戰斧巡航導彈已經經過好幾次戰爭的檢驗,就拿這點來說東風10巡航導彈是沒法比的。

東風10巡航導彈是一款遠程巡航導彈,以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和蘇聯的RK-55導彈為研發藍本,射程遠,性能優越,依靠先進的傳感器來尋找、識別並定位目標,通過通信系統向指揮部發送定位信息,能夠打擊有價值的地面目標。

東風10導彈主要針對陸基航空力量以及後勤、通信等固定地面目標實施打擊,當與彈道導彈或飛機配合使用時,打擊效果更驚人。有效射程在1500至2500公里之間。其毀傷能力超過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號稱一枚命中即可將一艘7000到10000.噸級的導彈巡洋艦送入海底。

戰斧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從敵防禦火力圈外圍投射的縱深打擊武器。戰斧彈長5.56米、最大巡航速度0.72馬赫(880公里/小時)最大射程2500公里。

東風10巡航導彈在2004年經過最後一次試射後才開始小批量的生產,2008年開始正式裝備部隊。而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在1972年就開始研發,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已經服役多年。且經過實戰檢驗。

美國戰斧巡航導彈是非常成功的武器,主要優勢是使用安全、效率相當高、可在敵方防區外發射。美國海軍共裝備大約2800-3000枚巡航導彈,主要是最新型號的戰術戰斧。


璐的靴貓miao


巡航導彈的巡航能力,還是在衛星上,它作為巡航導彈的眼睛耳朵,可以決定巡航導彈的能力,衛星有多精細,巡航導彈定位能力就有多強,美國有了GPS才能夠橫行天下,我國近年來使用的北斗也造就了東風10。



東風10和戰斧導彈的射程在2500公里左右,差別不大,美國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發展任何導彈,俄羅斯不顧條約大量部署陸基巡航導彈,讓美國看了眼紅,所以才著急忙慌的退出《中導條約》。



很多東西沒有經過對戰或者實戰,沒法說哪一個更加厲害,而且打過仗的和沒有進行過戰爭的肯定不一樣,戰斧導彈已經進行了多次實戰,是“老兵油子”,東風十還是新兵蛋子。但是理論上講,雙方的射程和彈頭威力差不多。

戰斧導彈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損傷效果好,質量小,機動靈活,通用性強,可以在各種平臺發射體積小重量輕,彈翼和尾翼都可以摺疊。




戰斧導彈的精度,據說已經達到了三米之內,不過我國的北斗導航也不差,可以精確穿過小窗戶,像巡航導彈屬於昂貴的一次性用品,但戰斧在價格上相對比較便宜,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長劍10在性能上也最接近戰斧第四代,但是它彈體結構並不適合超音速飛行,燃料儲存量有限。這意味著,該彈無法憑藉高速度增加對手的攔截難度。


軍事一點通


這個問題有點敏感,說多了肯定通不過,我們就大而化之地聊一聊吧。

簡單地說,戰斧肯定比東風10——還是叫長劍10吧——先進。原因如下:

第一,戰斧有平臺優勢。長劍10採用陸地機動發射,雖然也機動,但範圍畢竟有限,再怎麼跑也跑不出中國,所以打擊範圍嚴重受影響,確實只能發揮防禦性作用。而戰斧的發射平臺是水面或水下艦艇,藉助於艦艇的流動性,理論上戰斧可以打擊世界各地距離海岸線1千公里以內的任何目標,這個範圍涵蓋了全世界的主要人口和經濟區。

第二,戰斧的制導依靠精度更高的GPS系統,目前的戰術戰斧據說精度到了3米之內。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具體精度不詳,但應該比不上GPS,所以,長劍10的打擊精度會受到一定影響。

第三,戰術戰斧已經實現了“人在迴路”。傳統上導彈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是飛機無法被導彈取代的原因之一。但是戰術戰斧即使在發射之後仍然可以被後方操作人員控制,比如可以在目標區域待機,這樣就解決了打活動目標或重複打擊的問題。長劍10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沒有相關的官方報道。通常來說,對武器的先進性能沒必要隱瞞,大家都是有一說一,這樣可以起到威懾作用嘛!故可以推斷,長劍10應該還達不到戰術戰斧的程度。

第四,戰術戰斧很便宜。戰斧從最初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美軍的一個指導思想是降低成本,因為只有便宜才能大量採購。起初戰斧C/D型的價格要1百多萬美元,到現在的戰術戰斧據說已經將到了15萬美元的白菜價。這除了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之外,也與採購的規模有很大關係。顯然,長劍10便宜不到戰術戰斧的程度,這是肯定的,雖然具體價格我也不知道。

總的來看,戰斧佔了研發早,裝備量大的便宜,再加上美國海軍為其提供的優良發射平臺以及國家更為成熟先進的衛星導航系統。當然,我們的長劍10也是相當不錯的,戰斧從70年代問世到現在,已經走過了40多年的時間,而長劍10不過才10幾年的發展歷程,存在差距很正常,而且這點差距具體到作戰行動當中沒有多大影響。


進擊的女武神


圖注:“東風“-10陸基巡航導彈

作為兩款遠程巡航導彈,“東風”-10與“戰斧”確實可以拿出來比一比。

首先,從多用途型而言,多用途性是巡航導彈的一個重要方面,能適裝更多種平臺,戰術使用靈活性就越強,就越具備威脅。目前來看,“東風”-10巡航導彈主要有陸基車載發射和空基轟炸機發射兩種發射模式,其中陸基為“東風”-10巡航導彈,採用車載三單元發射裝置發射,主要用於岸基發射。而空基衍生型號則為“空地20”巡航導彈。海基艦載版則經過試驗,但尚未證實已經裝備。

相比之下,“戰斧”的發射平臺更豐富,包括陸基、空基、艦載和潛射四種版本,在多用途性這這一方面領先於“東風”-10,不過“東風”-10在適配性上也有比“戰斧”強的優點,比如當年的陸基“戰斧”採用拖車式發射車,雖然發射單元為4個,比“東風”-10發射車多一枚導彈,但機動性遠不能與採用一體化發射車的“東風”-10相比。

在性能參數上來看,“戰斧”全長5.56米,彈重1.2噸,而“東風”-10彈長8.3米,彈重2.5噸,可以看出“東風”-10比“戰斧”重一倍,個頭也大得多,但兩者巡航速度相當,巡航高度指標相當,射程也相當(均為2500千米),由此可見“戰斧”在動力系統性能和設計緊湊型上,明顯超過了“東風”-10,體現出美國在戰術導彈技術領域的領先水平。“戰斧”個頭更小重量更輕,意味著同樣的平臺攜彈量是“東風”-10的兩倍。“東風”-10唯一佔優的可能是戰鬥部重量更大,毀傷力強於“戰斧”。

“東風”-10採用巡航段慣性+地形匹配+衛星輔助導航,末制導為光學景象匹配複合制,命中精度在100米以內,戰斧也採用GPS+慣性制導+地形匹配等制導模式,從實戰看,“戰斧”的命中精度為30米,優於“東風”-10,這體現出的是美國在導航和制導技術領域的領先水平。

總體來看“戰斧”的總體性能還是要優於“東風”-10,不過“東風”-10在技術水平上與“戰斧”已經站到了同一水平線上,即便技術指標有的存在一定差距,但並不存在技術代差。這表明近年來我國在戰術巡航導彈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很大進步。下一步就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如何實現從“追趕”到“超越”的嬗變了。


兵工科技


東風10巡航導彈,也稱長劍10,是中國在新世紀自行研發的遠程巡航導彈,最早在2009年國慶閱兵時首次亮相。導彈的研製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2000年10月首次試驗飛行,2006年陸基型號開始裝備部隊。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二代改進型的東風-10A巡航導彈,衍生出陸基、艦載、空射和潛射等多個版本,不同的制導方式,靈活的發射平臺,令敵軍防不勝防,是世界上少有的性能最先進的巡航導彈。目前已裝備至少4個火箭軍巡航導彈旅和80架轟-6K轟炸機,改進型也已面世。導彈的技術成熟度要比俄羅斯的“口徑”巡航導彈好得多。

東風10巡航導彈全重2噸,戰鬥部重500公斤,彈體尾部一臺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射程2500公里,採用等高線地形匹配和光學成像末制導,改進型採用北斗衛星導航體制。陸基型號為東風-10,採用三聯裝越野發射車,空軍型配備在經過改裝的轟-6K轟炸機上面。

去年9月26日,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插入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戰巡,圖為轟6K轟炸機攜帶的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通過彈體噴塗的字符可以看出,這並非實彈,是一枚訓練彈。K/AKD20(GX)是按照國軍標武器系統命名標準的巡航導彈型號名稱,翻譯成漢語應該是:空軍K/導彈A-空K-地D-20(掛G-訓X) ,空軍空地20導彈掛飛訓練彈。

這應該是史上最清晰的東風10巡航導彈發射照。彈頭下面的圓形口蓋,是等高線地形匹配製導系統的雷達天線口,據悉東風10的巡航段採用採用等高線匹配進行超低空飛行,雷達每隔幾十秒測得地形高度數據,與彈載計算機存儲的數字地圖相匹配,調整導彈巡航姿態。

東風10的彈頭為陶瓷雷達天線罩,採用雷達圖像區域相關末制導。也可採用光學圖像末制導。彈體中後部下方的開口,為埋入式進氣道,這種進氣道可以減少彈體尺寸,有利於隱身,但進氣效率較低。

東風10採用中置平直彈翼,平時收入彈體內,藏於油箱中間,發射後彈出鎖定。這照片是導彈剛剛發射,彈翼尚未彈出。後部為助推器,用於將導彈射出包裝筒,加速到渦扇發動機啟動。東風10的助推器與鷹擊62反艦導彈的極為相似,可能是通用設計。這個照片是老式的東風10,已經裝備十幾年了。目前最新型號是東風10A,使用了北斗衛星導航,以及紅外熱成像末制導。

長劍/東風-10陸基巡航導彈的重要特徵:進氣道為埋入式,尾翼是可以摺疊的。

據西方媒體推測,長劍-10導彈的體積和重量都超過美國戰斧式導彈,彈長約8.3米,彈重2.5噸,直徑680毫米,巡航高度30~50米,採用小渦扇發動機,巡航速度0.65馬赫,戰鬥部重500公斤,有效射程2500公里以上。制導方式為巡航段慣性+地形匹配+衛星輔助導航,末制導為光學景象匹配製導,打擊2000公里外目標的末端精度CEP小於3米。

隨著北斗二期工程建設的深入,外界認為第二代長劍-10巡航導彈已經採用了數字地圖和衛星導航系統,在北斗數字地圖直接進行航路規劃,設定預定的轉彎點,從而讓導彈避開障礙物,可改善地形匹配輔助修正制導不能在遠海作戰的缺陷看,賦予該導彈在海上的作戰能力。


科羅廖夫


長劍-10巡航導彈是一款遠程巡航導彈,而其內部代號則被命名為東風10;BGM-109戰斧巡航導彈是是美國現役最主要的巡航導彈和遠程打擊力量之一;那兩者間孰優孰劣呢?在此作一比較。

先來看戰斧:該巡航導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從敵防禦火力圈外投射的縱深打擊武器,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攻擊艦艇或陸上目標,主要用於對嚴密設防區域的目標實施精確攻擊;該導彈在1970年由通用動力公司推出,1972年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裝備部隊;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GPS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導彈表面塗有吸收雷達波的塗料,具有隱身能力;在美國三軍編號中,BGM-109為陸射型、AGM-109為艦射型、U/RGM-109則是潛艇或水面艦艇發射的反艦型號,統稱為BGM-109。

戰斧有核彈頭型和常規彈頭型,現在最常見的是常規彈頭型號,其最大巡航馬赫數在0.72馬赫,最大射程為2500公里,動力採用威廉姆斯國際公司的F107-WR-402渦扇發動機,並輔之以ARC / CSD固體燃料助推器,早期型採用地形匹配導航系統加慣性導航,所謂地形匹配,即通過平時衛星將有明顯特徵折返點地區的地貌地形圖像拍下,戰時只要儲存入導彈後,當導彈發射經過折返點時,經實拍圖像與存儲圖像匹配比對無誤後,繼續按原規劃路線前進,經多次折返點景象匹配後,最終接近並擊中目標,而其後期型則主要加上了GPS全球衛星制導系統,即加上了GPS信號的接收機,通過GPS定位精確命中目標,GPS 全球定位系統在手機和車輛等諸多領域已廣泛應用,而作為給巡航導彈導航定位的功能來說,GPS其研製初衷本來就是為軍用服務的,之後才推廣至民用領域的。就戰斧巡航導彈看,其已經發展了五個階段,其目前的目標是進一步更加智能化及進一步隱身化;而在常規彈種方面,可以採用單一彈頭、布撒器型、反機場子母彈型等多種。戰斧新反艦改型目前正在和由JASSM發展而來的LRASM遠程反艦導彈競爭下一代美國反艦導彈的項目,目前LRASM導彈已接近列裝,而戰斧新反艦改型,也未必全無機會。

回到中國的長劍10,其一直是中國巡航導彈不滅的傳說,最終也從傳說走向真實,早期網傳的名稱先後有紅鳥系列,東海10系列等等。長劍10發射平臺也同樣類似於戰斧巡航導彈,其可以從陸上車載發射,也可以從潛艇和055型驅逐艦上發射,其空基型長劍20,更可以從飛機平臺上發射,如轟六K,就專為飛航式大型導彈佈置了相關發射掛架。就長劍10的技術來源來說,其可能參考了從俄羅斯引進的KH-55戰斧斯基的樣彈,相關引進方還有伊朗等國;其制導可能也引入了GPS/格洛納斯/北斗三模製導加地形匹配及慣導。

2009年國慶閱兵,長劍10初次展示,小露崢嶸,便技驚四座,令外媒驚呼:中國成為第三個研製完成並列裝遠程巡航彈的國家。其三聯裝發射筒式的俊朗車載外型,更令廣大吃瓜群眾深感過癮,而更是頻頻露面的則主要是其空基型長劍20伴隨轟六K戰機在諸多軍演中屢次亮相。

而問到長劍10和戰斧巡航導彈孰優孰劣,我想在這兒指出,作為後來者,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後發優勢意味著後來者可以採用更加先進的技術資源對巡航導彈進行更深入的優化組合;目前看長劍10的反艦型尚未亮相,相比老道的戰斧,長劍系列也並不算全面,但隨著中國對巡航導彈的深入研製和改進,相信我們會從巡航導彈的從無到有,進一步加強為從1-2乃至無窮!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