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航空工業如何?腳踏實地自力更生,從一無所有到屹立世界

法國航空工業如何?腳踏實地自力更生,從一無所有到屹立世界

說起中國的航空工業,所有人都知道中國走過了多少曲折,經歷了多少失敗後才從一無所有走到今天的自力更生,艱苦歷程可歌可泣。而反觀西方,其實也有一個和我們一樣,在面對著一無所有的航空工業時決定奮力前進,最終成功躋身世界航空大國的歐洲國家,它就是法國。雖然現在法國的航空工業說不上最強,但它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達到現在的成就的,它的經歷也是一部腳踏實地,自力更生的奮鬥史。

雖然很多軍迷認為法國戰機的性能不足以支撐起它航空大國的位置,但要知道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並非只體現在戰機身上,從其他各方面看來,法國的航空工業都很強悍。典型代表空客公司就不說了,僅僅是法國達索公司推出的工程建模軟件SolidWorks和有限元分析軟件ABAQUS就足以體現法國的深厚技術底蘊。特別是ABAQUS,現在是公認最權威的結構力學有限元分析軟件。

法國航空工業如何?腳踏實地自力更生,從一無所有到屹立世界

法國的這些技術也是自己一步步積累出來的。1950年,國內剛剛重建五年後,法國政府就決定開始追趕世界潮流,研製法國第一款噴氣式戰機MD450,1950年2月開始研發,一年後首飛並在俯衝中超過了因素,再一年後就開始裝備部隊。對於一個國內滿目瘡痍的國家來說,如此快的速度就研發了一款噴氣式戰機是難以想象的。

1956年,著名的幻影3戰機首飛,61年服役,是法國第一種雙二戰機。研製這款戰機時法國遇到了重重困難,因為立足於國產發動機,而當時的法國發動機最大隻有6噸的推力,遠低於美蘇兩國,幻影3機體本身還比美蘇兩國更重。法國採取了揚長避短的設計思想,將幻影3設計成無尾三角翼佈局,利用這種佈局的低阻力和輕結構優勢,讓幻影3用弱於美蘇兩國的發動機,達到了和美蘇兩國同型戰機相同的性能水平。

法國航空工業如何?腳踏實地自力更生,從一無所有到屹立世界

在幻影3之後,法國人進行了一輪比較散亂的探索,然後於1975年開始研製幻影2000戰鬥機。在面臨著和幻影3相似的困難條件下,法國採取了最符合本國特色的思路,讓幻影2000利用較弱的發動機趕上了三代機的性能水平。而在研製陣風時,法國也是採取這個思路,借鴨式佈局的機動性優勢彌補發動機的弱勢,讓陣風成了一架合格的三代半戰機。新世紀後法國更是獨立搞出了主動相控陣雷達和先進空空導彈以及航電系統,達到了美國相同產品的技術水準。

但可惜的是,陣風可能是法國航空最後的絕唱了。冷戰結束後法國失去了假想敵,對戰機的需求驟減,新戰機的研製計劃一拖再拖。而法國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下降,未來很可能不再具備獨立研發新型戰機的經濟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