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蘇聯和法國簽訂了《法蘇互助條約》,為什麼在法國被德國攻打時,蘇聯沒有幫忙?對此你怎麼看?

小龍蝦148499353


條約這種東西,不是簽了就算數的,不要以為西方國家就真的有契約精神,籤啥都算數,保證條約起效的最根本原因還是要符合雙方利益。

《法蘇互助條約》簽訂於1935年5月2日,主要內容是當法蘇兩國任何一國遭到歐洲國家的侵略時,兩國應當相互進行支援和協助。這是當時法蘇為了防禦德國侵略而簽訂的一個條約。

但是這個條約比較空洞,並未對雙方的義務做出規定,而且在1935年時,蘇聯和德國並不直接接壤,如果不能把波蘭、捷克等國拉進條約,如果德國真的入侵法國,蘇聯無法做出有效反應。

因此這個條約從一開始,就僅僅是一個威懾,而不具備真實執行可能。

實際上法國也並未認為《法蘇互助條約》真的可以遏制德國,法國外長賴伐爾更是直言不諱的告訴波蘭外長貝克:“法蘇條約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取得蘇聯的幫助和幫助蘇聯反對可能的侵略,不如說是為了防止德國同蘇聯接近。”法國對條約的態度可見一斑。

在蘇臺德事件時,蘇聯曾經希望和法國一起對捷克做出安全保證,但是最後因為法國對此態度曖昧,此後蘇聯對於《法蘇互助條約》也基本不抱任何指望。

最終,《法蘇互助條約》變為一張廢紙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了。


不沉的經遠


怎麼幫?拿什麼幫?法國淪陷的速度太快

國際條約,其實就是用來撕毀的。不光蘇聯法國有條約,德國和波蘭同樣有《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呢?波蘭被滅了。德國蘇聯還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被暴揍一頓。同時,法國還有個《法捷互助條約》,法國一波騷操作。

1935年5月2日,法國蘇聯在巴黎簽訂了《法蘇互助條約》,他針對的就是德國的侵略,而事實上,這個條約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蘇聯,也就看著德國把法國滅了。

閃電戰的恐怖

德國在1940年5月入侵法國,法國僅僅抵抗一個月便宣佈投降。德國的裝甲集團軍群發動的閃電戰,在當時的戰術思想上已經領先世界幾十年了。這種突襲之下,法國抵抗一個月算是比較長的,其他國家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投降了。

德國人穿過色當,繞過了馬其諾防線,法國幾乎就是無險可守了。這個時候,德國人要的就是速度,速度快到什麼程度,連俘虜都不想抓了。法國最後,很光榮的宣佈了投降。

一個月的時間,就算斯大林想支援,也來不及。德國入侵法國之前,首先就拿下了丹麥挪威,這也就導致了,蘇聯的海上支援路線斷開了,陸地路線更是行不通。總不能繞半個地球去支援吧。

蘇聯也是泥菩薩過河

德國入侵法國之時,蘇聯緊鑼密鼓的向西擴張,波羅的海三國就是在這段時間納入了蘇聯的版圖。蘇聯這樣做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防備德國入侵,蘇聯人也不傻,知道那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不靠譜,最後還是要撕毀。

而且當時的蘇聯,自己都知道自己準備不足。可以說是腹背受敵,西邊希特勒打的熱火朝天,東邊日本剛收拾完。東西都要防備,蘇聯可以說是自身難保。

最主要的一點是,蘇聯要儘可能的讓德國使勁打法國,自己好趕緊發展。蘇聯自己也不想背上一個撕毀條約的罪名,這個罪名,可以直接讓德國回頭收拾蘇聯。

我們這樣看,那個時候,所有國家都是互相明著暗著勾心鬥角,互相掣肘,都是為了保證自身利益。只要不觸犯自己切身利益,沒人願意冒險


御史三大人


幫,為什麼幫?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當時蘇聯與美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有明顯的利益衝突,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當時的德國並沒有把矛頭指向蘇聯,還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巴不得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能相互消耗,減少對他的威脅。





用戶109677316651


擴軍後蘇聯才會援助法國,蘇聯擴軍前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