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跟巴基斯坦打起來,巴基斯坦會吃虧嗎?

167910051


也隨著最為寒冷的時間段逐漸要開始過去,印度與“老冤家”巴基斯坦,又要繼續在邊境地區進行武裝對峙了。

按照權威網站上給出的相關數據所能反應的信息來看,印度這個國家的常規軍事力量肯定是要強於巴基斯坦的。截止2017年,印度陸軍共裝備有3千多輛的重型主戰坦克 ,五千多門各型火炮,海軍裝備有一艘航空母艦,11艘大型驅逐艦以及19艘潛艇,空軍裝備有1400架各型作戰飛機。相較於,巴基斯坦陸軍裝備的不到1000輛的重型主戰坦克,二千多門各型火炮,海軍部隊,也只裝備有8艘護衛艦,以及9艘潛艇,空軍部隊裝備也只有429架各型作戰飛機。

也因此,就單單按照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規模來看,印度軍隊的綜合作戰能力還是很強的,甚至在整個亞洲地區內可以說都是可以排的上名次的。不過,如果印度這個軍事強國真與巴基斯坦爆發軍事衝突時,卻並不能佔到什麼大便宜。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巴基斯坦就已經深刻認識到,光光發展自身的常規軍事力量是不可能打的贏印度的,這也使得巴基斯坦從那時開始就劍走偏鋒的發展起了特種作戰力量,這也使得一旦印度軍隊大舉入侵,其巴基斯坦常規軍隊一時不法抵禦,巴基斯坦為了能夠徹底扭轉戰局,其相關的特種作戰力量,就會潛入印度的經濟政治核心地區,進行大肆且有針對性的破壞活動,讓印軍隊不能一直長驅直入的推進到巴基斯坦的核心腹地 。不僅如此,巴基斯坦早在上個世紀就是一個準核國家,有著自己一定數量的戰術核武器。而且,巴基斯坦的也通過自己的國防工業成功的研製出了,射程能夠覆蓋印度全境的彈道導彈,這樣一來,如果印度軍隊敢貿然進攻巴基斯坦本土 ,那麼巴基斯坦軍隊手中的戰術核武器加彈道導彈的組合套路,就足以讓印度軍隊思量再三了。

有了這幾個方面的保證,巴基斯坦也就有了充足的底氣繼續在邊境地區與前來意圖侵佔的印度軍隊進行武裝對峙了,同時也不用過度擔心被印度軍隊大舉入侵了。


航空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再打起來,巴基斯坦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

第一,經濟實力相差太大。

印度的經濟總量是巴基斯坦的十倍左右。2016年,兩者的GDP總量分別為2.2萬億美元和2.8千億美元。

更慘的是,印度還保持相當高的增長率,去年增加近百分之八,已經超過中國。

至於巴基斯坦不但總量無法和印度相比,發展速度也非常緩慢,長期保持在百分之四左右。由於巴基斯坦比印度要落後的多,這種增加率只能拉大兩國差距。

現代戰爭就是打經濟,經濟不好一切都白搭。

目前,印度的軍費是巴基斯坦的7倍。要知道,軍費相差一倍,軍隊就會相差很大了,更別說是7倍。

第二,軍事力量相差很大

拋去偏見,我們必須承認,印軍海陸空三軍都是很有戰鬥力的。

即便是解放軍,海陸空三軍也難以做到徹底碾壓印軍,更別巴基斯坦。

以空軍為例,印軍目前擁有先進的蘇30、幻影2000、米格29共400多架,性能都比較先進。

巴基斯坦雖有我們全力扶持,但空軍實力仍然較差。

他的F16共有63架,還有中國提供的100架梟龍,總數還不到200架,不到印度的一半。

其中,F16最多和蘇30差不多,而梟龍和米格29有一拼。

雙方性能有相差,但並不是非常大,數量卻差了一倍,一旦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現代作戰,如果空軍不是對手,一切免談,陸軍和海軍都不可能有效作戰。

第三,國內問題相差很大

印度本來是國內問題狂多的國家,包括民族、宗教、種姓等等。

但通過民主制度,印度奇蹟般的大體實現了國內的平穩,國內長期沒有發生動亂。

加上印度教特有的教義,使得印度人心態較為平和。

相反,巴基斯坦問題多多。因歷史和現實原因,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於全國控制能力有限,很多地區處於地方武裝、部族武裝控制下。

俾路支斯坦省、克什米爾省等地區,基本處於自治地位。

西北邊境省的主要居民巴坦人就是阿富汗的普什圖人,混入了大量極端分子,頻繁製造各種恐怖事件。

巴基斯坦很多地區,遠比印度落後,並不是單純的經濟,還有觀念。

第四,其他數據

印巴差距是在各個方面。

印度人口13億,巴基斯坦人口1.98億。印度的軍隊有120萬,巴基斯坦有60萬。

印度的耕地面積有153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只有19萬平方公里。2015年巴基斯坦人口增長率比印度還要高,達到1.551%,印度1.312%。

其實,巴基斯坦和印度並不是對等的敵人,中國才是和印度對等的敵人。


薩沙


不管打什麼戰爭巴基斯坦都是會吃虧的,印度雖然在國際上挺“搞笑”,但是絕非巴基斯坦能比擬的。不然巴基斯坦不會滿世界買飛機,甚至買二手飛機來尋求軍事裝備的“儘量平衡”,而“直十”武裝直升機更是因為對印作戰的性能問題被直接淘汰掉。下圖為印度蘇30和巴基斯坦梟龍

印巴兩國的矛盾點從“蒙巴頓方案”開始,由於雙方宗教和信仰的不同,加上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使得印巴兩國存在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點,雙方在1947年、1956年和1971年分別進行了三次“印巴戰爭”,而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控制獨立成為孟加拉國,這就使得印巴兩國矛盾越來越深。

有意思的是,印巴兩國極力追求軍事上的平衡,特別是巴基斯坦,一直遵循“印度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即便是經濟有限也要極力做到。比如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進行了5次核試驗,而巴基斯坦為了回應印度這5次核試驗在5月28日當天也進行了5次核爆炸,30日進行了第6次核爆炸,數量上還“趕超印度”。2018年3月巴基斯坦試射“巴布爾III”潛射巡航導彈以回應印度的“K-4”型潛射導彈試射。

其實打仗無非就是經濟、裝備數量和裝備水平。從經濟上看,印度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2017年GDP達到2.6萬億美金,國防預算達到639億美金。而巴基斯坦的GDP則只有3100億美金,國防預算只有70億美金。雙方經濟上的差距可以說非常懸殊,已經到達10倍的差距。而戰爭無非就是經濟的消耗,說的通俗點:有錢能使鬼推磨,到時候不管是裝備、罐頭還是兵員都可以用鈔票買過來的。

從軍事裝備數量來看,巴基斯坦現役兵力61萬人,而印度則有132萬人。坦克方面巴基斯坦為2100輛,印度為3400輛。飛機方面巴基斯坦為450架,而印度為1700架左右。海軍方面,巴基斯坦沒有航空母艦,沒有驅逐艦,沒有核潛艇,僅僅靠不少護衛艦在支撐,艦艇總數63艘。而印度不僅什麼都有而且數量為超過100艘,總噸位達到35萬噸。所以在數量上巴基斯坦也沒有優勢。下圖為裡高-1中程導彈,射程相比於印度烈火5還有點差距,烈火5的射程已經超過5000公里。

從質量上看,巴基斯坦的三代戰鬥機為美製F16和中巴聯合制造的“梟龍”。而印度空軍則擁有216架蘇30MKI,65架米格29,50架幻影2000,海軍45架米格29K,總數超過300架。將來印度還會擁有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海軍方面印度有核潛艇、航空母艦、防空驅逐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等各種全方位的艦艇。而巴基斯坦最強的水面艦艇為中國製造的F-22P型護衛艦(3100噸),再就是有6艘常規潛艇和6艘老式的英國“女將”級護衛艦。雖然將來巴基斯坦會得到8艘中國製造的“S20”型AIP潛艇和4艘中國的054A型護衛艦,但是仍然和印度海軍有巨大的差距,特別是沒有航空母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買來的航空母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下圖為印度7500噸“加爾各答”級防空驅逐艦和巴基斯坦“F22P”型護衛艦

所以說,巴基斯坦不管在財力還是兵力上都不是印度的對手。要不然巴基斯坦極力進行軍購,甚至連二手的幻影和F16都有興趣。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巴基斯坦在作戰中並不佔優勢,特別是平均海拔4000米的克什米爾地區,當時巴基斯坦招標武裝直升機的時候對高原飛行能力卡的非常嚴,所以當時發動機不行的“直十”被直接淘汰掉,否則根本不是印度未來“阿帕奇”的對手。


雛菊西瓜Peterpan


明確的說,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真打起來,在其他國家不插手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不僅會吃虧,而且幾乎沒有勝算。不要說現在,以前巴基斯坦在印巴國力對比不那麼懸殊的情況下都沒打贏印度。

1971年11月-12月的印巴戰爭,印度直接將巴基斯坦打到解體,東巴基斯坦獨立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國。時至今日,巴基斯坦仍然籠罩在印度龐大軍力的陰影之下。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佐證。眾所周知,核武器是現代戰爭中大國的殺手鐧,一般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使用的,而印巴兩國的核戰略就有很大區別。

印度提出的是“冷啟動”,即所謂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力求通過常規兵力的快速打擊避免戰爭上升到核戰爭階段。這也說明一點,印度根本就不在乎巴基斯坦手裡的核武器。(其實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印巴核技術落後,造不出大當量的核彈,而且巴基斯坦雖然擁有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但是總的核武器投送能力並不比朝鮮好)

而巴基斯坦的核戰略則是:一旦印巴開戰,就果斷使用核武器,一開始使用核武器打擊深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如果遏制不成功,就用核武器打擊印巴邊境上印軍的各個關鍵節點。若是仍然不成功,就用核武器打擊印度的大城市。

核武器都捨得往自己領土上扔了,巴基斯坦真的不怕印度嗎?

軍力上的差距還不算完,在地理上,巴基斯坦也處於絕對劣勢。巴基斯坦缺乏縱深,首都伊斯蘭堡幾乎貼著邊境線。

相比於領土大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在戰略上都沒有後退的餘地,印度無論是在人口還是面積上都佔優勢,在核武器面前顯然是巴基斯坦更加脆弱。如果真的爆發核戰爭,印度可定落不到好,但巴基斯坦顯然更慘。

當然了,這一切只是假設。畢竟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戴著手銬的人,打不起來。


貞觀防務


按照歷史教訓,巴鐵肯定是會吃虧沒商量。

他當年吃的虧可不小,東巴和西巴分裂的時候,印度可沒少裹亂。孟加拉國的獨立,巴基斯坦失去了上億人口和十四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歷史上的三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在克什米爾仍然持續爆發小規模衝突,至今無解。可以說,克什米爾問題繼續存在引發雙方之間紛爭可能,只是程度大小、時間早晚而已。

假如只是小規模衝突,雙方動用的是常規武器,這方面印度佔優,畢竟人家印度的人口、面積、經濟實力都在那裡擺著,無論哪方面都數倍乃至十數倍於巴基斯坦。這些年來,儘管巴基斯坦也加大了海空軍建設投入,但印度也沒有止步不前,目前在軍事方面,印度已經能排到世界第四,而巴基斯坦只能在十幾名開外。

巴基斯坦唯一能夠倚仗的是身後的友邦大國,別看印度左右逢源,跟誰都搞夥伴關係,真正能兩肋插刀的大朋友一個也沒有,而巴基斯坦可以失去所有朋友,只要保留一個鐵桿後盾就已足矣。巴基斯坦不會聽任印度擺佈,任其為所欲為,突破真正的底線後,印度的常規武器優勢會被瞬間抹平。

恐怖然而有效的核平衡。

巴基斯坦賴以為傲的撒手鐧是核武器,當然,印度的核武庫比它更充實,但自打進入核武時代,大家便處於恐怖的核平衡,只能用於平時的互相威懾而已,把對方毀滅一次和毀滅十次,區別也不十分大。

沒有人希望爆發核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易怒,畫出條線演練一下即可,居安思危、權當鍛鍊一下,無論從雙方國內還是國際勢力,沒有人希望他們被仇恨燒灼胸膛,陷入到你死我活的狀態。

從民族成分的淵源來講,兩邊的民眾區別不大,無非宗教信仰不同,真心希望兩國永遠不要陷入仇恨循環,發動大規模戰爭。當然,小打小鬧,我們還是會審慎歡迎(不會表達出來),畢竟我們也需要檢驗武器效能。


歷來現實


印度和巴基斯坦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擁核國家,核武器這玩意就可以保證兩國之間不可能再出現全面軍事衝突的了,自從1997年和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宣佈擁核以後,他們之間的矛盾基本上就只剩嘴皮子吵架了,因為有核國家一旦打起來,擦槍走火之下是容易互相種蘑菇的,這個時候就不是誰吃虧的問題了,而是一起完蛋。

當然,如果不考慮核武器的話,這兩個國家打起來,巴基斯坦吃虧是吃定了的,不管是拼綜合國力還是單純的軍事實力,這兩個國家都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三哥在軍事上的投入遠遠超過小巴,雖然都說三哥的武器裝備都是靠著買買買的萬國牌,但是能全世界到處買武器不也是一種本事麼?不但證明了印度有錢,也證明了他在美國和俄羅斯面前都吃得開(雖然經常被宰),但是巴基斯坦呢?買都買不起什麼好東西好吧,年國防開支連100億美金都不到,跟印度500多億美金的軍費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而目前來看軍事裝備上的差距印度的優勢也很大,比如空軍方面,三哥目前擁有300+的三代機,其中超過一半為蘇30系列戰機,剩下的為米格29和幻影2000戰機,並且印度空軍擁有預警機、加油機等體系輔助類飛機,而巴基斯坦空軍主力為100多架的梟龍戰機和60多架次的F16戰機,再加上體系化程度比不上印度空軍,所以,實力差距明顯,不過小巴的優勢就是能夠自己維修梟龍戰機,而三哥的話,不具備任何維修武器裝備的能力,一旦出了什麼問題,那些蘇30戰機基本上飛不起來的,所以印度空軍對於大國來說威脅不大。,畢竟蘇30的完好率不到一半。

海軍方面也差不多,不管是航母、盾艦還是潛艇方面,印度的相比巴基斯坦擁有的優勢更大,不過陸軍方面小巴還是可以的,超過2000輛的T80、哈立德和1200+升級過的59II等也是 一股不弱的力量,畢竟三哥那900輛T90S、170輛阿瓊以及2400多輛T72M1、550輛T55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小巴的陸航有接近500架次的直升機,都快是三哥的一倍了,不過真正比戰爭潛力那些,小巴是遠遠不及三哥的,國土沒人家大、人口沒人家多、經濟實力更是落後一大截,所以,不考慮核武器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不具備和印度一戰的實力!


哨兵ZH


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打起來,巴基斯坦吃虧是肯定的。但巴基斯坦吃虧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兩國爆發衝突的規模。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都是擁核國家,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彼此忌憚雙方使用核武器,所以真正大規模衝突應該不會發生。所以雙方有可能爆發小規模或局部衝突。


以現階段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力對比,印度毫無疑問略勝一籌。印度不僅在經濟方面遠超巴基斯坦,在工業能力上也不是巴基斯坦可以比擬的。而且在軍事方面印度可以花大把的錢購買美國,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所擁有的高科技武器。反觀巴基斯坦由於和中國的關係,巴基斯坦被美國所限制。雙方在導彈方面差距不大,但現在的印度投入更多的力量研製導彈,例如比較出名的烈火導彈系列,相信不久之後印度就可以對巴基斯坦產生一定的優勢。而且印度不管是現役軍隊人數還是預備軍隊人數都遠超巴基斯坦。在海軍方面巴基斯坦更是一敗塗地!印度有各種艦艇包括航空母艦,巴基斯坦 卻沒有航空母艦。所以海軍方面,兩者實力相差巨大。


空軍方面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可自主生產梟龍戰機但印度可以花錢從美國購買更先進的戰機,所以巴基斯坦與印度相比是有很多的短板。但一旦雙方真正爆發衝突戰場局勢不是一句兩句都可以說的清的。印度雖然在各方面都遠超巴基斯坦,但雙方一旦爆發戰爭,印度國內很多的武器甚至子彈都必須購買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在這方面難免會被美國卡住脖子。而巴基斯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給自足。在這方面巴基斯坦對印度有一定的優勢。

但最終的結局還是巴基斯坦要吃虧,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旦爆發衝突的話,對巴基斯坦而言弊大於利!近年來巴基斯坦越來越注重自己 國內軍工產業的發展,相信這也會給巴基斯坦帶來不小的好處,降低和印度爆發衝突所帶來 的劣勢!


西山軍武


這個問題得看印度跟巴基斯坦打成什麼樣:其結果取決於戰爭的規模。一、首先來看看,兩者的軍事規模:印度的軍事規模排在世界第四位,而巴基斯坦受限於國力(主要還是經濟)其軍事規模連排名世界前十都不用想,兩者實力相差懸殊。常規力量上,陸、海、空三軍,巴基斯坦哪個也比不上印度,並且還不是差的一星半點。

兩個擁核國家就這麼鬥了多年

二、印度武器裝備都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空軍有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系列、蘇30戰鬥機,美國的F16戰鬥機其它還有許多三代、三代半戰機,還有與這些戰機配套的武器系統:導彈等。陸軍有大量的從俄羅斯買的T72、T90坦克,從西方購買的裝甲車。還有各種防空導彈、火炮、火箭炮等等。海軍方面,現有一艘航母在役,還有一艘國產的在建,為數不少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還租了俄羅斯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目前處於“趴窩”狀態。

兩國爭鬥的原因就是圖中深色部分:克什米爾地區,其歸屬問題

巴基斯坦相比印度,就差的多了:飛機比不過印度、艦艇更不用比、坦克等差的更遠。

這是打累了?簽訂停火協議。用不了多久,歇夠了再接著打

三、經濟發展、科技水平、土地面積、人口資源等戰爭潛力方面,印度也有著巴基斯坦無法相比的優勢。

綜合來看,在常規力量上,巴基斯坦根本就無法與印度相比。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是核武擁有國,重要的是雙方都在對方的核武的攻擊範圍內,並且兩者都沒有反導系統(儘管現在的反導系統的戰鬥力值得懷疑,但是至少是有了這麼一個東西),這就使得印度輕易不敢發動中、大規模的戰爭——一旦惹急了巴基斯坦,核武可不是那麼好消化的。也就是說: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中、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幾本上不存在。



巴基斯坦的沙欣導彈

不考慮核武的情況下,若發生中、大型規模的戰爭,巴基斯坦肯定是要吃大虧的——印度的野心不僅僅是印度洋。

現實中,印巴衝突更多的是小規模的戰鬥。在這方面,巴基斯坦卻要強於印度,每次都是印度吃點小虧——巴基斯坦的士兵在個人的作戰素質、作戰意志方面要強於印度。


印度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唯一的兩個擁核國家間發生戰爭的,世界上僅此一例,也可算是:奇葩。巴基斯坦採取的策略就是邊境上強勢:消滅印度的“妄想”,以免印度得寸進尺。


儒道之主


那要看這仗怎麼打?戰爭的規模有多大?如果雙方單挑,沒有外界干預的話,巴基斯坦難以抗衡度,因為無論是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綜合實力與軍備水平來看,巴基斯坦與印度都有差距。從歷史上來看,印巴之間發生的多次戰爭基本都是巴基斯坦損失較大。


如果有外界勢力干預的話,兩者較量的結果就不好預料了。印度與世界大國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都不錯,又是英聯邦成員,從外部能購置較先進武器。但印度外援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沒有國家會全身心支持它,二是買來武器使用不熟練。巴基斯坦則有自已的鄰居老鐵大哥支持,真心真意,武器生產線也能提供,關鍵時刻還可能直接出手相助。

就雙邊戰爭規模來看,小規模戰爭雙方會互有傷亡,巴方的戰鬥氣勢可能會強一點;中等規模的戰爭可能印度會佔上風;兩國之間暫時不會爆發全方位的衝突,因為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是有核國家,任何一方在生死存亡時刻都可能會使用核武,這樣就無所謂勝利者了!



姜運倉


這取決於印巴衝突的程度。實際上,印巴兩國除了三次大規模戰爭以外,邊境衝突一直也沒有停止,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更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兩個核武國家直接爆發武裝衝突。以當今的戰略態勢看,印度對巴基斯坦擁有絕對的常規優勢,但考慮到雙方都是核武國家,且均不具備導彈防禦能力,兩國核心區域又都處在對方核武器打擊半徑內,因此核戰爭可能性可以排除。小規模邊界衝突考驗的是雙方的勇氣和士兵素質,這方面巴基斯坦並不吃虧,甚至略佔上風。但在中等規模的常規戰爭方面,巴基斯坦受國力限制,會比較被動。這也就是為什麼巴基斯坦要在邊境地區保持強勢,以免讓印度產生幻想。以戰術上的積極避免戰略上的被動,是巴基斯坦較為合理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