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今天講的是做人得謙虛、謙虛、謙虛!好事說三遍,老師記得的!

本文主人公涉及到李白大詩人,也涉及到民間木匠祖師爺魯班大師。。。

老鐵們,認真且聽我娓娓道來~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提起魯班,很多人都知道。其實,魯班不姓魯,而姓公輸,名班。有的書也寫作公輸般或公輸盤。因為他是我國春秋戰國時魯國人,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魯班。

魯班生於公元前507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

魯班本人也是一個手藝高強的工藝巧匠,傑出的創造發明家。我們現在的木工使用的鋸就是他發明的。

有一次,國王命令魯班在十五天內伐出三百根樑柱,用來修一座大宮殿。於是,魯班帶著徒弟們上山了。他們起早貪黑,揮起斧頭,一連砍了十天,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結果只砍了一百來棵大樹。由於動工的日期就要到了,如果動工時木料準備不齊,是要處死刑的,這怎麼辦呢?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有一天晚上,魯班怎麼也睡不著了,於是他爬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上走去。突然,魯班覺得手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抬手一看,長滿老繭的手劃出一道口子,滲出了血珠。他仔細地在周圍觀察,原來是絲茅草劃的。

魯班很驚奇,他摘了一片草葉,發現草葉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細齒。一轉身,他又看見一隻大蝗蟲正張著兩個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了個蝗蟲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齒。看看絲茅草的葉子,再看看蝗蟲的大板牙,他心裡豁然開朗。他用毛竹做了一條竹片,上面刻了很多像絲茅草葉和蝗蟲板牙那樣的鋸齒。用它去拉樹,只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幹出了一道深溝。

可是,時間一長,竹片上的鋸齒不是純了,就是斷了。這時,魯班想起了鐵。他跑下山去,請鐵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帶鋸齒的鐵條,用它去拉樹,真是快極了!

這鐵條,就是鋸的祖先。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樑柱。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

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做木匠活時,常常遇到直角。雖然他手頭有畫直角的矩,可用起來挺費事。魯班經過改進,做成一把“L”形的木尺,量起直角來,可方便了!後來,人們都把它叫魯班尺。

由於魯班對木工工具的改進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所以,兩千多年來,木匠們都尊敬地稱他是祖師,行家們對他敬重得五體投地。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轉眼到了明代,有一次,明代詩人梅之煥來到採石磯憑弔唐代大詩人李白。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採石磯傳說中是李白落水而亡的地方,由於李白在此留下過足跡,因此有關於他的傳說紛起,並且留下了不少名勝,如李白墓、謫仙樓、捉月亭等等,採石磯也因此成了旅遊勝地。

梅之煥來到李白墓前,頓時怒氣沖天,原來,磯上、墓上,凡是墓前可以寫字的地方,都被人留下詩句,那些文章寫得狗屁不通,卻想冒充風雅的遊人,竟在被稱為“詩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謅亂題,那些拙劣詩句的作者,又有什麼臉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太可笑了!

梅之煥越想越氣,不由感慨萬千,也揮筆寫下一首詩:“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梅之煥譏諷那些自以為會做詩的遊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這句話被後人簡略成“班門弄斧”。這樣,“班門弄斧”的成語就流傳下來了。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魯班傳說故事小傳

在珏山景區二天門處,有一孔窯洞是專門供奉木匠祖師魯班的。按道教的神仙供奉規制,珏山所供奉的真武祖師及諸神仙都與消災解難、驅妖降魔、保佑平安有關,和木匠祖師魯班風馬牛不相及。原來,珏山在修建之初,曾受木匠祖師魯班的幫助。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相傳,玄武祖師通過精深的道法令當地富甲一方的士紳王太來折服,王太來向玄武祖師許諾在大年來臨之際,讓祖師住進新建的廟宇。

然而,時進臘月,天寒地冬,王太來為實現諾言,拿出六鬥黃金用於建廟。當地百姓加入到了修建廟宇的隊伍當中,放羊的從羊圈裡將羊趕出,往山上馱磚和河中結的大冰塊,僅一天累死的羊就不計其數。

沒有幾日,廟宇四圍的牆就基本結束了,該到上斗拱的時間了。由於天氣寒冷,斗拱部件根本粘不到一起。在地上熬好的皮膠,還上不到木匠手裡,就凍成了冰疙瘩。眼看大年即將到來,無法向前趕工期。

一夜之間,王太來的頭髮全白了。第二天,他來到珏山正頂,看著就要上斗拱的廟宇,痛心的哭了起來,這哭聲驚動了正在雕刻盤龍藻井的瘦弱老者。

這老者還未走到王太來身邊,就聽監工大叫:“來了快一個月了,給你塊木頭雕刻藻井,到現在馬上就要上藻井了,還是一塊木頭,還不抓緊時間”。

老者沒有聽監工的話,走到王太來身邊,說:“東家你為何事而煩惱呢?”王太來將這幾日的煩惱倒出。老者聽後,在王太來耳邊輕說了幾句話後,獨自走到木頭旁又去敲打。王太來先是一驚,細細一想,權當死馬當活馬醫吧。

王太來命人將糯米碾碎,熬成糊糊狀,令匠人每人一碗,吃到嘴裡吐出來,用吐出來的糯米糊糊來粘斗拱,這一招果然靈驗。不到一天時間,上墚的斗拱就全部粘完了。

由於天氣的原因,粘上的斗拱異常牢固。王太來將此法問於木匠均不知其緣由。到上藻井的時間了,王太來在工地上尋找雕刻藻井的老者,已經找不到他了,只有他雕刻的那塊木頭還在那裡。王太來走到木頭跟前,輕輕把木頭搖了一下,就聽嘩啦一聲,那塊木頭上立刻現出四條飛龍,飛龍相互纏繞,吞雲吐霧,圍繞著中間的寶珠。

王太命人小心翼翼的將藻井安上,藻井不大不小,安上合適,不差分毫,他對老者的雕刻手藝佩服的五體投地。王太來回到了家中,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同時,在祖師神位前禱告,曰:“我已將廟宇修好,請祖師不日駕臨”。

晚上,王太來做了一個夢,夢中見到了告訴他粘斗拱的老者,老者對他說:“棄惡從善,善莫大焉,玄武祖師以此度化,實屬不易,我乃木匠祖師魯班是也,得知祖師修廟有難,遂化身凡人前來相助”。

王太來醒來將此事告知守廟人,守廟人甚為感激。於是,在二天門處鑿出一石窟,供奉魯班祖師,以此紀念他在修建珏山正頂中所立下的功德。

雖然,玄武廟宇經歷數代,已有多次修繕。但是,魯班助陣修廟宇的事卻在當地廣為流傳。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魯班小傳

魯班,據說姓公輸,名般,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

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謙虛一下又不會死啊

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

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

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班門弄斧小感悟

做人得謙虛,謙虛,謙虛!

收起每個人內心的張狂,以平和的姿態對人。

不要事事為了搶風頭班門弄斧,最後留個打臉的尷尬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