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第7招:創造性的模仿

今天談產品創新第7招:創造性的模仿。

產品創新第7招:創造性的模仿


你可能會說:模仿怎麼是產品創新方法呢?其實在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下,模仿式的產品創新法,可能是最實用、最常用的一個方法。

因為創造性的模仿並不簡單,既要模仿又要超越,這就需要在模仿的基礎上,有一些關鍵細節的微創新。比如說:那英早期唱歌靠模仿蘇芮走紅,但後來又超越了蘇芮的名氣,成為華娛樂壇的大姐大。

創造性的模仿不是低劣的抄襲,因為模仿本身不是目的,模仿是通向創新的手段,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齊白石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他想表達的就是:凡是學習、研究和借鑑別人的創造實踐,從而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和特點的,其藝術之樹將會常青;而只是盲目模仿或複製別人的創作的,必然會在藝術道路上走向死衚衕。

喬布斯是一個公認的有創新能力的人,但是他對創新也有一句經典名言:優秀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剽竊。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喬布斯也是非常善於通過模仿去創新的,蘋果的產品整體是創新的,但在各個層面都創造性的模仿了別人的做法。

關於以創造性模仿的手段,去實現產品創新,有兩個商業大佬講的比較透徹:

第一個是段永平,段永平是步步高、OPPO、VIVO的董事長,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人,被稱為中國的巴菲特。

段永平的產品創新戰略是: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

段永平說:“憑咱們那點實力,也敢跟世界級的大公司相比嗎?我先看人家國外大企業做什麼產品,而且要看它什麼產品好賣,然後我再做什麼,這樣成功的機率要大得多,日本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能夠超過歐美,採用的就是這種辦法”。因此,先看國外大企業做什麼產品,而且要看它什麼產品好賣,然後再做什麼,這樣成功的幾率要大得多。先與後是相對的,這只是競爭的開始。”

按照我們的實力和能力,這個原則可能我們還要用很多年。舉個例子,當年微軟在開發Windows和Word等產品時,沒有哪個產品是敢為天下先的,它都是發現哪個產品有市場然後再調以重兵進去,然後將它做成行業第一。

我發現,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後面跟進的,開路先鋒並不好做。因為自己開發全新的產品非常不容易,需要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整個過程極其緩慢且代價十分昂貴,多數企業的實力都很難擔負起這個使命。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開發產品前一定要先看看市場,再看看競爭對手。當我們覺得自己有實力、有能力,並且可以打敗競爭對手以後再進入,然後才可以將它做到最好,樹立起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爭取到相應的市場份額。

所有的高手都是敢為天下後的,只是做的比別人更好。敢為天下後,指的是產品類別,是因為你猜市場的需求往往很難,但是別人已經把需求明確了,你去滿足這個需求,就更確定。(敢為天下後指的是產品類別,後中爭先指的是做好產品的能力。或者說,敢為天下後指的是“做對的事情”,後中爭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

段永平這段對模仿式產品創新法論述非常透徹,中國企業中利用創造性模仿的產品創新法的代表企業還有:美的和騰訊。

美的和騰訊,曾經因為模仿別人而被業內詬病。美的和騰訊的產品創新就是率先發現市場上已經有需求的好產品,但是競爭對手還不夠強大,這時候他們重兵投入資源到這塊可以成為明天奶酪的市場,先模仿再優化,然後做成行業第一,比如:空氣能熱水器不是美的創造的新產品,但是美的現在是空氣能行業的第一品牌,就是典型的模仿式產品創新法。

另外一個商業大佬:泰康人壽的董事長陳東昇,他先後做過三個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嘉德拍賣、宅急送、泰康人壽。目前泰康人壽已經進入世界500強。

陳東昇對創新的經典定義是:創新就是率先模仿。他認為:“創新就是向先進的企業學習,最好的創新就是率先模仿。第一,要善於模仿;第二,要搶佔先機,這很重要,就是說你必須是第一個模仿者;第三,要找最好的模板模仿。”

陳東昇說:

回顧我創業的五句話。第一句是說今天美國火,明天中國會火,這是20年前我的判斷。因為中國剛改革開放,而美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學術科技創新的前沿基本都在美國。所以,這句話判斷起來,我覺得是很正常。

創新就是率先模仿。我也寫過與之相關的一篇文章,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而崛起的企業後發理論。什麼叫企業後發理論呢?就是找最好的商業模式第一個模仿。這樣的成功概率就大大提高,不走彎路。還有成功一定是成熟優秀的商業模式。包括我做嘉德拍賣,我的口號就是“做中國的索斯比(蘇富比)”;我和我弟弟創宅急送,我們的口號就是“做中國的FedEx聯邦快遞”。做保險的標杆太多了,那時候國內也崛起了,我說左眼看友邦,右眼看平安,兩隻眼睛看世界。我這三個企業都是有一個模仿的標杆,所以創新是率先模仿,就是率先找最好的第一個模仿,你就會走在這個國家的最前頭。

關於創造性模仿的產品創新法,這是一個很實用的方法,也是一個成功概率較高的產品創新方法,因為它不是完全無中生有的,因此在商業需求的驗證環節,風險就比較小,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模仿現成的,要先模仿再結合自己的企業稟賦、結合對顧客的洞察,再進行優化式創新,讓您的產品既模仿又能超越別人,就像一個著名歷史學者所說的:宗守一家,兼容百家,最後再自成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