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秦檜任用假書人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秦檜任用假書人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用人卷

  • 君者只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臣者只需能言能行。
  • 第一印象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因為小人更擅偽術。
  • 察人的本質,順應人的性情,如此事情方可為。
  • 發現和使用賢能的人則事有成,不辨和使用奸佞的人則敗機伏。
  • 權者首先看重的是忠誠而後才是才能。
  • 經世之道,識人為先,用人後之。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秦檜任用假書人

導語:故與其為淵驅魚,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與其把人們趕到與自己為敵的一方,不如對他們施以德行,用恩惠來收服他們。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秦檜任用假書人

人物

秦檜

,政和年間進士。歷任左司諫、御史中垂等職。因為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為皇帝,被俘到金國,得到完顏昌重用。

後來金國軍隊攻打楚州,被放回,回來後謊稱殺死看守的金兵,奪船逃回。他在南宋兩度為相,主張議和,對主戰派將領加以迫害,收回韓世忠、岳飛和張俊三大將的兵權,並將岳飛害死在風波亭。

他排斥異己,和當韓世忠憤憤地責問他岳飛犯有何罪時,他竟說“莫須有” 。他排斥異己,和金國訂立“紹興和議”,向金國納幣稱臣,為國人所唾罵。


【事典】秦檜任用假書人

南宋高宗時,秦檜當了宰相,執掌國家大權,一時權傾朝野。

有一天,下面押送來一個犯人,交給秦檜處理。秦檜閱讀公文後,瞭解了案由。原來這是個讀書人,他模仿了秦檜的筆跡,偽造了一封書信,去見揚州太守,想騙取些銀子。揚州太守發現了破綻,不敢擅自處理,就把他押送到都城臨安,讓秦檜處治。

秦檜見了這個人不但沒有處罰,反而封了個官給他做。

有人問秦檜:

“他冒充大人的筆跡,大人不罰他也就罷了,怎麼還讓他做官?"

秦檜笑著說:

“這個人有敢於假冒我筆跡的膽量,一定不是個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給他一個官職,把他攏住,那麼他不是向北投奔金國,就是到南方去為越人效力了。 ”

鏡鑑

有才之人不為己用就為彼用,不除之則收之。

釋評

秦檜是奸相。不過小人有時也有大智慧,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處理得還很有手腕。

他也是有一定眼力的,至少可以說,他有著權奸的敏銳嗅覺。他看出了那位讀書人敢於假冒他的筆跡,一定很有膽量。這樣的人,如果不用,那麼一定會為別人所用,那時對自己是個麻煩,還不如留下來,用個小官來籠住他。

不過,正像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秦檜的狡智一樣,我們同樣從中可以看出秦檜的為人。他的品格的確不高。他的智慧,也是帶有一定的狡詐。他用人不重德,也不是從大局著眼,而是帶有小人之心,顯示出他心胸的侷促。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秦檜任用假書人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