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女兒來做客,小姑娘說的話,讓我陷入尷尬與自責

上週末孩子帶著同學來家裡做客時,我正蹲著在擦地。小同學跟我禮貌問好後,問我家孩子:"你平時會幫阿姨打掃衛生嗎?”孩子隨即一臉尷尬地搖搖頭。小同學說:"我是負責打掃自己房間和奶奶房間的。”

同學女兒來做客,小姑娘說的話,讓我陷入尷尬與自責

小同學總是一臉陽光,遇事沉重冷靜,很有自己的主見,而我們家雖然與小同學同齡,但凡事都很依賴大人,一點小挫折,還會掉眼淚。我突然想到一個詞“過度餵養”,因為我對她的不放心,放不開,而破壞了孩子很多自己做出選擇的能力。

看來,我也應該能夠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了。

☞教會孩子整理物品的能力

同學女兒來做客,小姑娘說的話,讓我陷入尷尬與自責

孩子每天的日常物品整理,我們不能再以“看不慣,做不好”為理由出手相助,而是給時間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比如每天書桌的整理,晾曬衣物的收納等。那麼給他們準備好便於整理的器具是訓練的最有效辦法了。

☞允許孩子犯錯誤

孩子難免會因為貪玩而忘記原本約定的整理內容,不要因為偶爾的忘記去責罵,而且鼓勵他們去彌補解決問題。

☞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

同學女兒來做客,小姑娘說的話,讓我陷入尷尬與自責

在有關孩子自己的一些小事上,我們也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來做主人公,決定如何去做,這樣才能養成獨立意識,對於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的選擇才不會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