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學校讓教師有了“懲戒權”,教師敢行使這個權力嗎

近日,常州市一所小學關於懲戒教育制度的聽證會,引起了教育專家、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什麼會引發廣泛的議論、關注呢?

因為現在的教師,已經不敢管學生了。在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賞識教育”“平等教育”的大旗下,無論學生在課堂上做出多麼出格的舉動,老師如果管理上稍微一嚴格,就會引來學生、家長和社會輿論的“棒殺”。

慣子如殺子,學校慣學生,家長寵學生,法律能慣學生嗎?

老師不敢管,學生目無師長,目無紀律,這是正常的教育嗎?

這所學校讓教師有了“懲戒權”,教師敢行使這個權力嗎

我們當然為常州市的這所小學叫好,因為他們不但認識到了,沒有懲戒的教育,肯定是不完整的教育。而且,他們已經在做 “吃螃蟹”的試驗者,這才是教育的良知。

事實上,許多先進的教育國家,都非常重視懲戒教育。

德國允許對學生進行懲戒教育,當然,他們不允許對學生進行體罰。在德國,懲戒的手段包括訓斥、批評、告誡,甚至開除學籍。

韓國不但允許對學生進行懲戒,還允許老師體罰學生。當然,體罰的身體部位、次數、時間等,都有明文規定。

這所學校讓教師有了“懲戒權”,教師敢行使這個權力嗎

我們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看到了懲戒教育的必要性。

常州的這所小學,為了保證懲戒教育的科學性,在出臺規定之前,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論證。

現在,他們又召開聽證會,向教育專家、法律人士、學生和家長們,徵求意見。相信,通過科學的程序、詳細的論證,這樣的懲戒規則,會讓人心服口服,也會對學生的發展,帶來更多積極的意義。

這所學校讓教師有了“懲戒權”,教師敢行使這個權力嗎

懲戒不是體罰,懲戒的目的是讓學生懂規矩,守規則,能成人、能成才。

請點擊本文右上角的紅色“關注”,為教育發聲,助孩子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