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詩人有多幸運?朋友以愛姬相贈並送嫁資,因一首詩受皇帝重用

這位詩人有多幸運?朋友以愛姬相贈並送嫁資,因一首詩受皇帝重用

想起“詩聖”杜甫窮困潦倒的一生,我們在讀他的一首首偉大詩篇時也不禁為詩人一生的坎坷與磨難而扼腕嘆息。與之相反,身為“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韓翃卻很早就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當時還是唐玄宗天寶年間,韓翃到長安應試。他雖然家境貧寒可自幼飽讀詩書,再加上才情出眾,因而很受其他應試舉子的敬重。其中有一個李姓王孫與他特別交好。一次他到李王孫家做客,李王孫有一愛姬柳氏,豔絕一時,喜談謔,善謳詠,仰慕韓翃之才,很是屬意於韓翃,席間眉目含情,秋波頻送。韓翃自然也看中了她,只是欣賞之餘,故作鎮靜而已。

柳氏雖然為人歌姬,卻不是妾室。唐時"姬"和"妓"有根本的區別。古代達觀貴人多養家姬,這類女子是半婢半妾的角色,在豪門之中,地位非常低,一般都是買來的。她們多數能歌善舞,以聲色娛樂主人及來客。古詩中所謂"千金駿馬換小妾",指的就是家姬。作為交往之時,顯示自己門第修養的方法之一。她們可以被主人隨意買賣,或者送人,就算僥倖和主人生下子女,也未必能擺脫低下的身份,所生的子女也根本不被主人家看重。大詩人韋應物有個愛姬,他們生有一女,韋應物雖是朝廷命官,曾官居蘇州刺史,但是因為此女是家姬所生,所以依舊委身樂部,流落潭州,人們感嘆"姑蘇太守青蛾女,流落長沙舞《柘枝》。滿坐繡衣皆不識,可憐紅臉淚雙垂"。

柳氏和韓翃的曖昧表現自然瞞不住洞若觀火的李王孫,出乎意料的是李王孫不但沒有惱怒和怪罪他們,還將柳氏贈於韓翃,更慷慨解囊拿出三十萬玉成二人婚事。那時正值開元盛世的尾聲,似迴光返照之時。生活在盛唐的人們行事還有著盛世的開朗疏豪。兩人成婚後的第二年,韓翃新科及第,他就回昌黎省親,暫將柳氏留在長安,不料安史之亂起,兩京淪陷,士女奔駭。柳氏是個聰明的女子,因為豔名遠播,現在又是獨居,恐有禍患,便落髮為尼。但劫數難逃,柳氏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寵之專房。京師收復後,韓翃急忙派人到長安尋找柳氏,並準備了一個白口袋,口袋裡裝上碎金,袋上題了一首《寄柳氏》:"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章臺柳”三字後人往往以為指妓者,但這裡只是用來暗喻身在長安的柳氏。而"章臺"亦不是娼家聚居之所,它本是戰國時所建宮殿,以宮內有章臺而得名。秦王曾在此宮接見藺相如,與淫穢放蕩沒有一點關係。章臺下有街名章臺街,舊時常常用來代指長安。而後來,漸漸竟演變成了花街柳巷的代名詞。

好在天隨人願,柳氏終於見到了尋找她的使者,不禁悲喜交集,隨後寫了一首《楊柳枝》回贈: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最終在皇帝的干預下,韓翃和柳氏終於破鏡重圓。

唐德宗建中年間,皇帝的文告、命令,缺少起草的人,中書省兩次提名,皇帝沒批。又請示,德宗批示:用韓翃。當時還有一個同韓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中書省不知是誰,只好把他兩人上報皇帝,皇帝在批示上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用寫這首詩的韓翃。隨後韓翃提名為駕部郎中,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韓翃的詩在內容上比較狹窄,氣格上不及盛唐,但對前輩名家還是有所繼承的。其中,改變他命運的《寒食》一詩,成為千古名篇。摘錄幾首供大家欣賞。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宿石邑山中》: 浮雲不共此山齊, 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同題仙遊觀》: 仙台初見五城樓,風物悽悽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復 偶 見 》; 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 此意別人應未覺,不勝情緒兩風流。

《復 偶 見 》: 桃花臉薄難藏淚,柳葉眉長易覺愁。 密跡未成當面笑,幾回抬眼又低頭。

《復 偶 見 》: 霧為襟袖玉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別易會難長自嘆,轉身應把淚珠彈。

《想 得》: 兩重門裡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鞦韆。

《送王少府歸杭州》:歸舟一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吳郡陸機稱地主, 錢塘蘇小是鄉親。葛花滿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 早晚重過魚浦宿,遙憐佳句篋中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