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最近幾年,受益於行業的快速發展,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企業紛紛迎來了上市。如下圖所示,除了2013年,2012年以來的每一年都會有行業內相關公司在A股、港股或者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且,基於行業高景氣度帶來的業績增長以及較高的市場估值,大部分公司都在上市以來獲得了可觀的漲幅。

行業龍頭公司藥明康德(603259.SH)去年上市時,連續錄得16個漲停,市場熱情可見一斑。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當前,行業內又將迎來一家企業上市——康龍化成(300759.SZ)。根據公司資料顯示,康龍化成的藥物發現CRO(合同研究組織)服務排在全球第三、藥物研發CRO服務排在國內第二,在國內同類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伴隨著康龍化成的上市,國內龍頭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企業基本完成登陸資本市場的動作,未來又將站在同一資本平臺上進行競爭。

通過分析康龍化成的招股書,我們來看看公司基本面究竟如何,行業又處於怎樣的發展狀態。

受益行業發展,業績較快增長

康龍化成成立於2003年,聚焦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為全球製藥企業提供藥物發現、藥物開發及生產的CRO(合同研究組織)+CMO(合同生產組織)解決方案。主要客戶包括阿斯利康、默沙東、強生、拜耳集團以及葛蘭素史克等。由下圖所示,前五大客戶佔公司2018年半年度營收的29.60%。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公司實控人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oliang Lou、董事兼首席運營官樓小強以及董事兼執行副總裁鄭北這三人,合計持有公司31.73%的股權。此外,中信併購基金以及君聯資本也分別持有公司31.43%和23.57%的股權。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康龍化成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0.36億和2.31億,分別同比增長了25.92%和48.48%。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2014年至2017年,公司營收從7.9億上升到了22.94億,歸母淨利潤從0.21億上升到了2.31億,複合增速分別達到了42.67%和122.40%。

公司業績的高速增長離不開行業的快速發展。

行業增速快,募投資金將用於產能擴張

康龍化成所在的CRO、CMO行業正經歷快速發展,背景是新藥研發成本的上升和研發成功率的下降。

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全球單個新藥研發費用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1.79億美金上升到了目前約26億美金,而研發累積成功率則從21.5%下降到了15.5%。因此,大型製藥企業、科研院所需要把部分研發、生產服務外包出去以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提升研發成功率的目的。

根據Frost&Sullivan披露的數據,2016年全球CRO+CMO的市場規模為743億美金,複合增速長期維持在10%左右。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相比全球的發展,中國市場的增速更快,2016年的市場規模為74億美金,2012年至2016年的複合增速達到了21.8%。同時,市場研究機構預計中國2016年至2021年的複合增速將進一步加速到30.80%。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從競爭對手來看,國際上主要包括IQVIA(原昆泰)、科文斯、愛康、查爾斯河實驗室等企業,而國內公司則包括藥明康德、凱萊英、泰格醫藥、博騰股份等。

公司此次計劃發行不超過6563萬股,按照申購價格7.66元測算,預計此次募資金額5億人民幣左右。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產能擴張,即建設杭州灣生命科技產業園——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基地項目,該項目的總投資預計將接近20億。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經營效率有待提高,人均營收水平偏低

前面提到,康龍化成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高速增長。如果對比同行可以發現,其增速也遠高於國內同類公司的增長水平。

如下圖所示,在2016年和2017年,行業主要公司的平均增速分別為25.38%和29.64%,而康龍化成在這兩年的增速都超過了40%。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然而,康龍化成的盈利能力卻低於同類企業。從下圖2017年部分CRO、CMO企業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指標可以看到,公司的毛利率為32.74%,遠低於同類企業。同時,公司的淨利率9.90%也僅高於博騰股份,大幅低於昭衍新藥和凱萊英的25.37%和25.30%。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針對這一問題,公司解釋稱是因為基於發展戰略,部分業務尚處於前期投入階段,導致毛利較低。

研發外包服務作為資本和人力密集型行業,人均營收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從下圖2017年該指標的同類公司比較可以發現,公司的人均營收(44.41萬)排在較低水平,而泰格醫藥、藥明康德、凱萊英以及博騰股份這四家公司都在50萬以上。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此外,由於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於歐美地區(佔比持續在85%以上),特別是來自北美的營收佔比多年在60%以上,未來可能會受到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影響。

不過,從目前來看,中美之間加徵關稅的清單中並未包含公司產品,預計暫時對公司的影響較小。

藥明康德最大競爭對手將迎A股上市,康龍化成未來前景如何?

回顧全文的分析,康龍化成處於一個相對不錯的賽道,行業空間大且增速較快。同時,基於一體化的服務能力、客戶覆蓋等優勢,公司處在較好的競爭位置。

但是,從毛利率、人均營收等指標,也可以看到公司的經營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隨著大部分國內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企業紛紛完成上市,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集中的市場份額。至於哪幾家將最終勝出,公司又能否成為其中之一,還得保持密切跟蹤。(CJT)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