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際急救與復甦指南|復甦指南

今天小編節選《2016年國際急救與復甦指南》中關於“復甦”的指南

,其中**為(強)建議,*為弱建議。

復甦指南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 所有調度員必須接受培訓,能夠通過電話判斷心搏驟停。(**)

  • 所有調度員應在呼叫過程中,把被描述為神志不清、呼吸異常或無呼吸的患者看作處於心搏驟停狀態。(**)

  • 所有調度員必須向來電報告疑似心搏驟停患者的呼叫者提供心肺復甦指導。(**)

  • 急救員按照調度員電話指導對成人患者施以心肺復甦時,應進行單純按壓心肺復甦。對於嬰兒和兒童患者,應施以完全心肺復甦。(**)

2016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复苏指南
  • 急救員在救治成人心搏驟停患者時不願或不能實施傳統心肺復甦的,應實施單純按壓心肺復甦。(**)

  • 對於接受過正式培訓的急救員(和醫護人員),在救治成人患者時應同時施以按壓和人工呼吸。(**)

  • 對成人患者實施心肺復甦,首先要儘快進行胸外按壓。(**)

  • 胸外按壓應在胸部中心位置,即胸骨凹陷處。(**)

  • 按壓速率為每分鐘100~120次。(**)

  • 對於成人患者,胸外按壓深度大約為5釐米,不超過6釐米。(**)

  • 急救員應避免在按壓間隙倚靠在患者胸部,以便每次按壓後胸壁充分回彈。(**)

2016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复苏指南
  • 實施人工呼吸而中斷胸外按壓的時間應短於10秒,並且電擊前後的停頓時間應儘可能短。(**)

  • 對於心搏驟停患者,應儘早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 急救員應始終了解是否有自動體外除顫器。(**)

  • 如果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急救員不得中斷心肺復甦,並等待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佈置就位。(**)

  • 成人和8歲及以上兒童應使用標準自動體外除顫器。(**)

  • 對於8歲以下嬰兒和兒童患者,必須使用兒科自動體外除顫器。如果沒有,使用標準自動體外除顫器時應使用兒科電極片。如果沒有,應使用標準自動體外除顫器。(**)

2016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复苏指南
  • 對於嬰兒和兒童患者及溺水者,心肺復甦的首選方法是帶人工呼吸的胸外按壓。(**)

  • 對於心搏驟停嬰兒和兒童患者的救治,如果是由未經訓練的或不會實施傳統心肺復甦的人士勉強為之,應使用單純按壓心肺復甦。(**)

  • 急救員可以單人對成人和嬰幼兒心搏驟停患者按照30:2的按壓-通氣比實施救治。(*)

  • 急救員可以雙人對嬰幼兒心搏驟停患者按照15:2的按壓-通氣比實施救治。(*)

  • 對於嬰幼兒患者,自動體外除顫器前後位置最好放置電極片。(*)

  • 對於嬰幼兒和溺水者,胸外按壓前先給予人工通氣。(**)可以給予2次或5次通氣。(*)

2016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复苏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