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拳的特點與發展探微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土生土長的武術更是中國遼闊土地上獨具一格的寶貴財富。然而,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使人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有所削減。在一定程度上傳統武術的特色沒有得到發揮。為了避免其流失,孔門拳的發展既要抓住機遇,在政府引導下打造當地名片,還要做好孔門拳的普及推廣和傳承保護工作。發展和推廣孔門拳,就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同時,還要做好其重要傳承人的保護、重要資料的整理、重要套路的推廣工作。將多元統籌與民眾休閒體育活動相結合。相關部門應當開拓創新、學習借鑑,建立多元化的發展思路。

一、孔門拳的歷史源流與分佈

孔門拳起源於湖北的大冶、陽新(古稱興國州)。據記載,明末清初時嚴伏創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尊“孫悟空”為祖師,原稱“空門拳”,後改成“孔門拳”。孔門拳在湖北省的大冶市、黃石市、武漢市、鄂州市、鄂東各縣以及荊州、沙市、宜昌等地區比較盛行,粵、滬地區也有較多傳承者和習練者,其傳承譜系大致可定為:嚴伏將孔門拳傳其子嚴龍、嚴虎,嚴龍、嚴虎再傳於孔佐停,孔氏傳拳於興國州地區的明應仙,後人就將其稱之為孔門拳。明應仙傳弟美昌,美昌下傳張佔群——孫懷古、曹玉童,曹分別傳與胡香山、陳新堤、王天松,從而形成三支。其一,胡香山(茂修)傳侄敏良(家榜),臂力過人,號稱胡鐵砣,是晚清至民初的一代孔門高手。民國年間,胡鐵砣及其子胡漢臣、徒劉世德、吳高管等在武漢傳藝多年,使孔門成為武漢地區一大拳派。胡漢臣傳劉雲山、李義龍等人;吳高管傳馬方清(回族)等人;劉世德傳酈香廷、馮少凱;酈、馮在漢口傳人較多。其二,陳新堤在本邑大冶宗姓下傳陳福山——陳子明——陳慶甫。大冶全縣遍練孔門。其三,王天松(潘水人)在黃石下傳肖金門(漓洲)——柯有永——陳公興,孔門又成為黃石一帶的主要拳種。肖減洲曾在長江中下游行牌保鏢,傳孔門於淞滬。上世紀30年代又有武漢孔門拳師旅居廣州,傳孔門於粵境。

二、孔門拳的主要技術內容

孔門拳的主要內容包括實戰、套路和功法,三位一體。主要的拳術套路包括:虎佔山、猛虎下山、鳳勢、逼龍珠、龍勢、龍虎鬥、虎勢、九滾十八跌,一共8個套路。民國時期,武漢增加了“雲燕”,大家稱之為半套,所以有“孔門八套半架子”的說法。孔門拳的器械套路也有其特點,包括八仙劍、前開劍式等。功法包括:一是單操手功,包括側拳、反掌、金槍標手、託皮掌等技擊手法。側拳變反掌連環使用是其技擊特點,有“側拳反掌,神仙難擋”之說。二是打砂袋、操板,增強拳、掌功力。孔門砂袋為扁形,內裝細石子片,以拳擊袋應搖腕朝上翻擊。 三是木樁功,站樁、踢樁、走樁,練腿功和步法。四是排打硬氣功,俗稱“提桶子”,各拳師擅長者不盡相同。五是走遊手,鍛鍊散手對抗實戰術。

三、孔門拳的主要傳承人與發展

現今孔門拳的推廣過程中,主要傳承人尹德甫起到了很大作用。尹德甫1950年出生於大冶市還地橋鎮大井村的武術之家。他從6歲開始學習祖傳孔門拳,這套拳有衝拳、拔手、鞭拳、撈拳、滾掌、鷹爪等主要手法,還有連環腿等腿法,特點是柔中帶剛。16歲時,尹德甫訪遍江西、江蘇、河南等地拳師,十年如一日。他曾得到章崇勳的精心點撥,學會了“燕子門”功夫,還和九江市武術前輩胡七巧學習武術,和時任南京精武館總教官的張國銀切磋武藝,達半年時間。他的習武經歷為後來申請主要傳承人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冶自古以來地產資源豐富,因冶煉礦石而興起,北宋建縣時,以《莊子•大宗師》“天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取名。大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優良的銅鐵武器製作工藝,不僅使其成為官方屯兵習武的重要場所,還是坊間武術人士的聚集之地。軍事征戰和兵器改良促進了大冶傳統武術的交流和發展。明清時期,大冶民間武術極為繁榮,“自大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操練兵馬、教習武藝,演武場、演武廳在大冶有了一定的規模。隨著演武場的建立和武舉制的推行,大冶出現了大量的武術英傑。尚武之名遠播,吸引了眾多遊走江湖的拳師來大冶,各立門派,收徒傳藝,這對民眾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生產勞作之餘,拳師以“教場子”的形式在當地廣泛開展習武練武活動,促進了孔門拳的產生。

四、孔門拳發展深受當地習武風氣的影響

大冶民間習武之風濃厚,深深影響著孔門拳的發展,同時也使孔門拳成為當地百姓休閒生活的重要形式。唐宋推武舉制、置義勇,那時人們習拳練武主要以政治鬥爭為目的。明代時的“演武場”遍及城鄉,孔門拳逐步由官方的軍事行為向民間習練轉移,練拳、看拳、比拳、評拳已成為人們生活的調劑品。清朝時期,隨著孔門拳在當地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他武術門派積極湧入,武術交流和創新活動也空前活躍,大冶成為武林盛地,境內除孔門拳外,還有嚴門、洪門、孫門、字門等門派,各門類隨著民眾的傳習比拼,又產生出很多的分支,拳術和器械也是層出不窮,促進了武術的繁榮發展,習武場、鄉勇團練呈現出發展壯大趨勢,更多的民眾有機會習練孔門拳,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業餘生活。到了民國時期,除官辦武術簡師班、武學堂以外,民間多以“設場”、“開堂”(俗稱“教場子”)的形式開展武術活動。據《大冶武術志》記載:儘管當時習武資金緊缺,習武條件簡陋,在人煙較多和喜愛武術的大村落,常於秋收後農閒時延請拳師,辦短期小拳場,開展武術傳習活動,辦30 至40天為一小屆,辦80 至 100天為一大屆。新中國成立、大冶解放後,各種培訓班、協會、武術館校隨之產生。而在武術基礎深厚的農村,則在農閒時聘請拳師,開短期、中期小拳場,開展武術傳習活動,成為大冶農村特有的體育休閒方式。1984年,餘炳盛、陳慶甫等武術愛好者積極發起成立“大冶武術協會”,隨後,陳貴鎮、金牛鎮等陸續成立武術分會,會員人數達幾百人之眾。時至今日,在大冶經常開展的民間武術表演、比賽以及其他活動的村組多達476個,直接或間接參與的人群數量多、涉及面廣,在當地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2011年前後,大冶已有10多個村子陸續被市武術協會評為“武術村”。以孔門拳為代表的大冶武術已深深植根於民眾的生活中。

孔门拳的特点与发展探微

掃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