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學哲學用哲學”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常山:“學哲學用哲學”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2018年以來,常山縣以社區、農村基層為主體,廣泛開展“學哲學用哲學”推廣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哲學村,有效地提升了基層工作隊伍運用哲學思維處理問題的整體能力。

常山:“學哲學用哲學”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何家鄉錢塘村哲學長廊

“牛牽鼻子馬抓鬃”“磨刀不誤砍柴功”,這些耳熟能詳,容易理解、易於被接受的“農民哲學”給何家鄉的基層治理帶來了新的活力。

何家鄉黨委政府通過積極探索、銳意創新,挖掘鄉土資源,不斷豐富“農民哲學”內涵,全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指數”,構建基層治理牢固的“銅牆鐵壁”。

常山:“學哲學用哲學”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網格員進村入戶宣傳“學哲學用哲學”

牛牽鼻子馬抓鬃

今年11月,何家鄉順利地通過了小城鎮創建驗收考核,成功打造出一個古色古香的老街集鎮,結束了何家鄉無集鎮的歷史。何家鄉小城鎮建設開展順利、成效顯著,這與黨建引領的作用密不可分。

幹工作就要抓大事,解決主要矛盾,就要牽牢“牛鼻子”、抓住“馬鬃”。抓好用好基層黨建,就抓住了“牛鼻子”。今年初開始,何家鄉開始推行“小巷總理制”“黨員聯戶制”,要求黨員幹部參與網格巡查、信息上報、服務群眾等,並將此納入《黨員先鋒指數積分制考評辦法》。環境衛生整治、庭院整治、項目政策處理,黨員幹部們從來沒有怕過難,一戶一戶地跑,一家一家地說,一次不行兩次,白天不成晚上,換來了群眾的理解,也換來了極具何家特色的新風貌。

磨刀不誤砍柴功

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在基層治理“四個平臺”工作中,何家鄉就汲取了“磨刀不誤砍柴功”的哲學智慧,按照“區塊完整、大小適度”的原則和網格劃分標準化的具體要求,對全鄉網格進行了精簡,進一步優化網格人員配置,並制定《何家鄉全科網格員建設標準體系》《何家鄉全科網格員考核辦法》明確網格配置原則、人員職責、應知應會清單等多方面內容,每月開展網格員培訓一次以上,並有效落實網格信息採集“以獎代補”。同時,專職網格員每日巡查時長不少於4小時,巡查走訪里程數不少於3公里,鄉鎮會對出現“應發現未發現、應上報未上報”事件進行通報,對多次達不到工作要求的網格員進行清退處理。

如今,網格員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巡查走訪、瞭解群眾訴求,近年來全鄉各類矛盾糾紛逐年下降,8個行政村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有的村還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

通訊員:徐靜

常山:“學哲學用哲學”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