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可不止馬斯克能放,馮侖的衛星將開啟我國民營航天市場大幕

個人也能放衛星了?而且這次不是馬斯克的spaceX,是我們自家老鐵

2018年2月2日,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自掏150萬腰包的衛星“風馬牛1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被長征二號丁火箭送上太空。

很巧,最近兄弟對個人放衛星聽到了一些業內人士的專業解讀,給大家介紹一下。

火箭可不止馬斯克能放,馮侖的衛星將開啟我國民營航天市場大幕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在發射基地

前兩週和同學吃飯,有一個從體制內航天院所跳出來的朋友蛋蛋告訴我,他跳槽到了北京一家做火箭的民營航天企業。

我很好奇,火箭這樣複雜的系統工程(眾多精密部件的製造、控制系統、通訊系統、動力、燃料等等每一項都是極具技術含量的),馬斯克發射小扎的衛星都找不到了,我們的民營企業能做到什麼程度?是做一部分還?還是系統集成(買來大部件再組裝)?

蛋蛋告訴我:全部,我們可以自主設計製造整個火箭,能在發射場發射的那種,而不是新聞上炒作的極客火箭少年胡振宇,他們那個只能算玩具。

蛋蛋公司的團隊大多來自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體制內的專家,他們帶著豐富的經驗,每人負責火箭整機的一個模塊,比如控制、通訊、動力。

這讓我很驚喜,我原以為除了國家隊,民營火箭做的最好的還是國外馬斯克這些人,國內等多出個極客少年炒炒噱頭,沒想到高手在民間。

蛋蛋說他們的火箭已經空載(不搭載衛星)試驗發射成功了!而他們這樣的企業,在北京亦莊就有6、7家。

火箭可不止馬斯克能放,馮侖的衛星將開啟我國民營航天市場大幕

個人放上去的衛星能幹嗎?

蛋蛋說現在BAT等企業對發射私有衛星都很有興趣,發射了自己的衛星可以申請無線電頻段,發射自己的信號,傳播自己的內容,組建自己的地圖網絡乃至定位系統。

馮侖說衛星信號一定要連上手機,發射的這顆衛星主要功能是科普和娛樂,大眾可以帶上VR頭盔,通過手機直播全景觀看來自太空的奇妙景象,也可以進行娛樂社交。他還準備和中國的基因公司合作,可以把人類的基因帶到太空存儲。

火箭可不止馬斯克能放,馮侖的衛星將開啟我國民營航天市場大幕

馮侖發射的衛星

民營航天的商業模式

民營航天業存在發射場、火箭、衛星三個產業鏈,發射場建設成本和造價不是一般人能染指,還是以國家的發射基地為主,衛星製造最簡單,火箭的民營商業模式也正在逐漸興起 。有發射衛星需求的公司,可以委託訂製或者自制衛星,然後委託火箭發射服務商(火箭製造商)發射自家衛星,火箭發射服務商會租賃沒有發射任務的空窗期發射場來發射火箭,這是民營航天基本的商業模式。

馬斯克當年正是看中了美國的衛星發射需求眾多,而發射服務緊俏的機會,建立spaceX,自主研製火箭,降低火箭造價和發射成本,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

馮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有1000萬人看,那我們就賺錢了。””這顆星的製造成本才150萬人民幣,是國外的一半”。

蛋蛋說,現在隨著國家軍民融合的政策支持,很多產業基金和創投基金都願意支持民營航天企業,民營航天的前景非常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