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這是座建在火山石上的村子,也是一座用火山石建起的村子。長久以來,人們並不知道,位於雲州區瓜園鄉、緊鄰桑乾河的這個普通小村東沙窩包容著許多神奇,歲月滄桑裡,它敘述著晉北人家的另一種美麗。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沙窩村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最大特點是石頭多。有順口溜調侃:石頭街,石頭巷,石頭砌在屋頂上。石頭院,石頭牆,石頭照壁主席像。石頭磨,石頭臼,石頭水槽飲牲口。石頭棚,石頭井,石頭器皿糧食盛。石頭缽,石頭盆,石頭地窖涼蔭蔭……全村的窯洞、院牆、戲臺、照壁、牛羊圈、雞兔窩等,全是由玄武岩石塊壘砌而成。家裡使用的碾子、磨子、搗蒜缽、捶板石(搗衣砧石)、窯前簷的瓦口、屋前的散水、門口的臺階、井沿、豬食盆、飲牲口水槽、碌碡、砘軲轆、碾壓窯頂的石滾子等都取材於當地用之不竭的玄武岩。玄武岩經過石匠的巧妙加工製作成各種各樣的用具,堅固耐蝕。東沙窩人佔盡就地取材的便利,把石頭利用到了極致。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村子最南端還有一座古老而滄桑的戲臺,破敗不堪,孤零零地矗立在瓦礫荒草之中。殘留下來的痕跡不難看出戲臺曾經雕樑畫棟,飛簷走獸。高大的圓柱形石柱支撐著沉重的屋頂,蔚為壯觀。雖然殘破,在風雨中飄搖,但仍舊見證著昔日的輝煌。解放後,戲院被改造成小學校,成為村裡掃除文盲、普及文化的陣地。曾經的學校已不復存在,廢墟上只剩下這一座搖搖欲墜的戲臺和幾棵被風沙吹打的呼呼直響的大楊樹掩映在萋萋荒草中。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戲院外面的照壁迎風佇立,上面的泥皮已經脫落殆盡,裡面的黑色石頭完全裸露,早已沒有毛主席去安源的身影。照壁是青磚與浮石混砌的,建在一個黑色玄武岩堆砌的圓柱形高臺上。高臺被一人高的蒿草包圍著,更增加了無窮的滄桑感。殘破的照壁見證了那個曾經輝煌、動亂的時代。那個激情燃燒的瘋狂的年代,村村都有這樣一個照壁,一度時期,民間畫家很是吃香。過去,這裡是村莊的心臟,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夏天,人們幹活再累,一吃完晚飯就不約而同地提溜上衣衫來這裡集中,誰都很積極,生怕去遲了搶不到前排。大家或談論國家大事,或通報小道消息,或插科打諢日粗抬槓。有時有文藝範的鄉親忍不住寂寞拉拉二胡、吹吹笛子、唱唱歌,娛樂娛樂、放鬆放鬆。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東沙窩村最美的景緻當屬村南的大水溝。大水溝是村莊與桑乾河交通的便捷通道,是鄉親們下河灣捕魚或勞作的必經之地,一條小路蜿蜒曲折隨溝而就。過去溝內有泉眼,泉水日夜奔湧,清冽甘甜。早年沒建冊田水庫時,地勢落差較大,形成數個疊泉,水流湍急,飛珠濺玉,煞是好看。小魚、小蝦、田雞、蟾蜍和牛包葉、水仙等水生動植物隨處可見。大水溝猶如東沙窩的眸子,是最傳神的所在。過去,河畔溝灣還有大片的葦塘。微風過處,蘆葦隨之搖擺,綠浪起伏,一波接一波。雀兒潛藏其中,嘰嘰喳喳覓食。解放前,大水溝東邊的大家溝是種植罌粟的首選地兒,夏日,滿溝五顏六色的罌粟花盛開,微風輕拂,猶如蝴蝶翩翩起舞。大水溝同西面的西灣溝、橫灣溝及東面的豬嘴溝、小泉溝、花雀溝、堡東、南崖、大家溝、秦城灣……造就了東沙窩村秀麗迷人的風景。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豔陽照耀在桑乾河上,遠眺河面似有一種煙波浩渺的感覺。蔚藍的湖面微波盪漾,銀光點點,鱗潛羽翔,鳴聲陣陣。遊艇在水面上疾馳,劃出道道白色的浪花,正是:潮平兩岸闊,日晶一葉飛。


大同火山群中竟藏著這樣一個神奇村落!


濤濤桑乾河在腳下流淌,巍巍六稜山隔河相望,由於村莊獨特的地理環境、秀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周邊少有的夢幻般的原始石建築,吸引和傾倒無數遊客,紛紛前來休閒、度假、考察、採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