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2005年5月17日。


這是福海茶廠正式搬進新廠的日子,廠長高美瓊至今都能清晰並快速地說出這個日期,這一點令我印象頗深。


原本我以為會聽到“應該/好像是五月……吧”這樣模凌兩可的回答,然後我再從企業宣傳資料裡面捕捉到準確信息。


其實,對於高美瓊而言,這還不是一個特別突出的日子,從福海茶廠前身星火茶廠1983年建廠開始,就有很多這樣值得紀念的日子。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現在,福海茶廠佔地近50畝地


生於1968年的她,後半輩子一直在與茶葉打交道,可能對於很多普洱大家而言,高美瓊起步不算早,也稱不上標準的科班出身,但今天,她是一個能夠擔起愛茶之人尊敬的製茶人,這絕不是一個“廠長”的頭銜能夠表達所有內容。


遂,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前有昆明茶廠,後有大益茶廠,都有她

1990年,年僅22歲的高美瓊就職於昆明茶廠,但她當時與製作茶葉的關係還不算緊密,只從事銷售相關的工作。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福海茶廠廠長高美瓊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並不像如今每個崗位和職能劃分這般清楚,不少茶葉技術人員也會親自去跑銷售,因為只有瞭解市場才能明白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


雖然那時銷售是高美瓊的主要工作,但似乎那時她就對製作茶葉本身關注上了,所以1997年跟隨丈夫到了勐海,她又進入到勐海茶廠工作。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很快,高美瓊開始了向很多前輩學習專業製茶知識的“研習之路”,尤其是當時的熟普技藝,畢竟那是一個關於熟普的黃金年代。


儘管,學習過程與“小班教學”一類的詞掛鉤,但還好也有師傅莊晶麗指導,2000年進入福海茶廠。


在現今,她們都是當年被熟普黃金年代,被改革開放大浪淘沙過,擁有大廠熟普典範技藝的製茶人。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1998年4月在原星火茶廠內建立勐海縣福海茶廠。


那些屬於熟普傳統工藝的標籤

機器人都可以泡茶了,那麼屬於茶葉的那些標準在哪裡?這或許就是經典工藝留存並受到追捧的意義所在。


在福海茶廠及茶廠高美瓊的標準裡,典範的熟普工藝離不開“大堆發酵”、“分級分堆”、“水磨地板”等關鍵詞。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無論來自哪裡、級別如何的原料,在福海茶廠都需要進行嚴苛的分級管理,其中對級別的定義包括:原料等級、春秋茶、不同區域等等。


做了毛茶的區分後,再對其分別進行分堆發酵,只有這樣才能讓每種級別的茶得到最適合的發酵時間和堆頭高度。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如果缺少這一步,那麼很容易導致發酵出來的茶葉出現生熟混雜、葉底色澤不勻等情況,滋味自然也無法達到其原本應該有的最優狀態。


大堆發酵並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可能單純地實現分堆發酵或者大堆發酵都算不上困難,但分級分堆之後還要保證採用延續已久的大堆發酵,無疑是對一個茶廠實力的考驗和見證。


沒有足夠的底氣,譬如大的發酵廠房,大量原料的供應等條件,都是無法在分級分堆的同時做到大堆發酵的。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很多人以為大堆發酵的“大”沒有標準,好像只要看起來足夠大就可以。誠然,面對大堆發酵工藝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一個水磨石地板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這是傳統普洱熟茶工藝的“習俗”。


勐海的井水進行發酵更是勐海味的標識。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老的水井,已經不再使用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現打的水井,延續勐海地道地下水是勐海味的標籤


另外大的標準則是單次10噸級大堆,只有達到這個數字才能實現升溫快、溫度高、熱量足、保溫效果好的發酵特點。


不然可能面對的則是,冷堆、發酵停滯等問題。


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難點是,面對大堆發酵的翻堆,更加考驗技術的把控,一旦翻堆不及時出現燒堆的情況,那損失率就太高了。


人工把控的數字是無法完全標準化的

雖然我們有10噸、10公分、1個多月等一系列可以佐證的關於熟茶的標準代碼,但真正創作出那些富有氣韻的熟茶的製茶人,才是工廠時代留給我們的傳統寶藏。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對10噸級大堆發酵需要根據毛茶特徵還需要在十幾噸之間做出判斷,加水的多少和時機也需要根據當下的氣溫和溼度拿出最合適的方案,什麼時候進行翻堆更需要對茶堆的溫溼度進行判斷,各個產區、級別的拼配密碼……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以上,都是80~90年代的大廠時代給那一輩人遺留下的課題,已經成功解題並試圖把答案給我們保留下來的,就是福海茶廠以及高美瓊廠長正在做的事情。


認真的出品態度也是壓箱底熟餅999的追求

福海茶廠每年的產量很大,但是每一批次都經過嚴格的檢驗。


“我們也不能砸自己的招牌,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的,如果有一次做假、做的不好了,很快就做不下去了”。高美瓊廠長說。


這樣樸實又嚴格的態度,正是壓箱底創始人林玉成所追求的。一心想打造入門級普洱茶的林玉成認為,好茶底子最關鍵。而一直保持高水準的福海茶廠,毫無疑問能配製出足以壓箱底的入門級普洱熟茶來。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壓箱底創始人林玉成


因此,一款由高美瓊廠長親自配製的普洱熟茶——壓箱底999熟茶麵市。


這是一餅擁有地道勐海味的熟普,與那些優秀的普洱熟茶相同,999熟茶也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 湯色紅潤透亮,陳香縈繞,口感醇厚綿柔、回甘生津,令人愉悅。不同的是,作為一款入門級的普洱熟茶,這款普洱茶性價比極高。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這餅999熟普的選料等級很講究,”高廠長說,“特意選了9年陳老料,金芽和一級原料拼配。那時候我們也做了7、8個樣品出來,最後還是選擇了這款,口感上比較醇,也比較耐泡。”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記憶與革新,福海茶廠對經典熟普工藝的留存,帶來這款地道勐海味

▲ 11月20日,福海茶廠正式成為壓箱底合夥人


時間能使很多東西變質,但是總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沒有保質期的,如這一餅越存越香、轉化越好的999熟普,如36年恪守的匠心,都足以“壓箱底”,傳承信念與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