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死,或是浪漫亦或是夢幻,始終是詩中之仙,只願佳作留人間

李白一生佳作聞名於世,令人驚為詩仙,偉大的詩人去世也同樣不平凡。

於是李白之死有了許多浪漫或夢幻的版本,出於對詩仙的敬仰留戀,人們不願他去得太平凡,必須與他的詩作那樣富有詩意。

五代文人王定保有文曰:"李白著宮錦袍,遊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江中撈月而死。"

李白之死,或是浪漫亦或是夢幻,始終是詩中之仙,只願佳作留人間

這是最廣為流傳的關於李白之死的說法,也甚合當時人們對於詩仙、酒仙之死的美好想像!李白一生狂放不羈,為了莫使金樽空對月,遍邀明月共飲而不得,一時性起逐月而去,似乎合情合理。

這種說法還是有許多人願意相信的,甚至人們寧肯相信是如此。 只是當時誰人能得知詩仙心中所想?僅僅是因為他在詩中多有愛月之好吧,畢竟詩仙入水前並沒有來得及再詠月,留下佐證,因此撈月說只能是文人們的歌詠。

李白之死,或是浪漫亦或是夢幻,始終是詩中之仙,只願佳作留人間

另一說醉死,《舊唐書》記載:"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這個說法倒是應了李白嗜酒之名,但是那得喝多少才能連靈魂都帶著醉意昇天而去?古代的酒不是那麼容易醉人的吧,以李白酒仙的名號,不至於。

第三種較為可信的說法——病死。當年安史之亂,李白以61歲高齡準備以身報國,仗三尺青鋒從軍。不料出師未捷,半途中生病了,只得返回。一生所作交於當塗縣令李白之族叔李陽冰,這們李陽冰亦是唐朝名人,他是著名篆書家。李白希望他能幫著整理一生所作,因此投奔於他家,最後病死於此。

李白之死,或是浪漫亦或是夢幻,始終是詩中之仙,只願佳作留人間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寫道:"陽冰試絃歌,於當塗心非所好,公暇不棄我,乘扁舟而相顧,臨當掛冠,公又疾亟……"這裡提到了李白生病了,但並未講明是什麼病。

唐代李華《故翰林學士李君墓誌序》記曰:賦臨終歌而卒,並未提及死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謁記》記曰:以疾終,也沒有說到是因何疾而終。以上三人似乎都諱言李白是因何而卒。

因而引發了後人們李白關於病卒的懷疑,反而成為李白溺死的佐證,因為古人諱言溺死,以為後人不吉,家人不能能弔唁,故而諱為病故。

李白之死,或是浪漫亦或是夢幻,始終是詩中之仙,只願佳作留人間

再看李白一生雖然狂放,但他畢竟是有志之士,他也一直在尋求政治方面的發揮空間,但卻不得志。不想還陷入到永王謀反之事,並因此被貶。壯志難酬,投水而去,更為貼近他的境遇。古往今來,文人赴水而去甚多,屈原如此、王國維亦是如此。加上文人們紛紛歌詠,李白是撈月而去,足見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至於郭沫若根據晚唐詩人皮日休《李翰林詩》中所說的:"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所作的醫學判斷,認為李白是得膿胸症而死,更不可信。皮日休寫這詩時,李白去世已久,所有資料中均未記載這個病,他又是從何而知?

但不論詩仙李白是怎麼死的,他的離去始終不免淒涼。抑或是他只想為人間留下的是美好,不願如此境況為世人所知,只願佳作永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