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中放鬆自己,此種境界,拳味必出

放鬆 是武術氣功中的重要概念,太極拳為中華傳統武術氣功之一,研究太極拳放鬆的本質、特點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太極拳練習中達到正確放鬆,對充分發揮好太極拳的實戰和健身作用很有意義。

在太極中放鬆自己,此種境界,拳味必出

太極拳放鬆的四個層次

一是初級階段。

即放鬆筋骨皮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在走拳架時達到放鬆。要在實現身法中正、腰胯主宰、虛實轉換的前提下實現松筋、松骨、松皮。通過充分松筋、松骨、松皮,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培養出內氣。這與道家內丹功的“煉精化氣”、“百日築基”階段是一致的。


二是用意不用力階段。

即用意、用氣不用力階段。當拳架熟練之後,應進入修煉內勁,即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之行氣習練階段,此階段是太極拳由外形轉入內轉的一個轉折點,這是練習太極拳內功的一個關鍵階段,與道家內丹功的“小周天”階段是一致的。

在太極中放鬆自己,此種境界,拳味必出

三是松沉成勁階段

在用意不用力階段不斷深入後,要逐步通過習練進入松沉成勁階段。這是放鬆功夫之昇華階段,也是在動態中,受到各種不斷變換的外力,通過不斷松沉來借勁打勁,對付各種勁別之超凡脫俗的階段。同時,這也是對自身丹田內轉功能強不強,腰胯活不活,內轉圓不圓,內氣是否充盈,虛實有沒有,手、眼、身法、步是否協調一致等綜合實力狀態的考驗。這是修煉太極拳放鬆至積柔為剛、以氣變手的中乘階段,與道家內丹功的“大周天”、“煉氣化神”階段是一致的。

四是松沉入虛階段

這是練習太極拳術爐火純青之階段。在此階段,剛復歸柔,以意念變手,意念若有若無,己達到“煉神還虛”境界。此時,身心完全松透,氣遍於身內,神通於天地之時,內氣會自然在體內鼓盪遊弋,形成自在於五臟六腑和筋骨皮肉血之間的自由運轉,意念則是不用而用,神便不領而領,此種境界,拳味必出,所謂出神入化,

階及神明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