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記憶,一個時代的標籤!

火車呼嘯,刮過田野、山川、村莊以及白晝黑夜春夏秋冬,像一場聲色俱厲的風,席捲我的故鄉。

火車記憶,一個時代的標籤!

火車經過鄉村時,火車裡的人不會知道,在山頂的村民們看來,那不過是條慢慢爬行的青菜蟲。正午太陽很好,村民們又躺在草坡上取笑火車了,說它不會爬山,不會冒煙,只會呆頭呆腦地往前爬。進入深山的火車,的確矮下一截,隨便一棵樹都比它高。而且,無論火車如何攢勁,在廣袤的深山裡,都顯得那麼緩慢落寞,偶爾長嘯一聲,在深深的山谷裡,只如一聲短促的牛哞。然而,火車在城市之間來來回回,把經過的鄉村一刀兩斷,要想越過這不足三步的鴻溝,比通過王母娘娘劃的那條天河還難,幸好有天橋和隧洞,村民、動物們才不至於飽受牛郎織女之苦。

火車記憶,一個時代的標籤!

鐵路橋下的橋墩,彷彿一根根沉重的鋼釘,火車每經過一次,就把鄉村更加死死地釘在鄉下。長長的軌道,是兩根牢固的鋼索,把鄉村捆綁得動彈不得。那粒象形的子彈,把鄉村的空氣也一一擊穿,然後一路面無表情鐵石心腸般揚長而去,接著又擊潰下一座大山下一個村莊。就這樣,鄉村從此束手就擒。這些在城市間來回砍切的鋼刀,從這個城市切到另一個城市,不分晝夜,把鄉村切得七零八落。定時來回的火車,不時在深山某處稍做停頓,如同一頭巨獸在吞嚥的間隙吐出幾根殘渣,然後又旁若無人地堅硬前行,把鄉村一口一口吞下帶走。

火車記憶,一個時代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