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共九座城市被確立為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花落誰家,將是2019年城市競爭中的一大懸念。


中國城市發展多點崛起


城市競爭,不進則退。很長時間內,我國區域發展極不平衡,資源和人口總是向少數幾個大城市集中,許多地區甚至省會城市都缺乏吸引力。

但近幾年,我國城市發展出現了“多點崛起”的趨勢,不少區域重點、龍頭城市和連片城市群都異軍突起,截止目前,明確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有青島、廈門、長沙、南京、杭州、濟南、瀋陽共七座城市。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南京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論區位、科教、交通等綜合條件,毫無疑問具備國家中心城市的實力。

杭州近幾年憑藉新經濟迅速崛起,成功舉辦G20峰會,又拿下了2022年亞運會的主辦權。如果能夠躋身國家中心城市,意味著將獲得更高層面的正名,在國家城市戰略中的地位也會再上一個臺階。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國家中心城市之於濟南,本就是長遠目標。

經濟體量和人口數量都最小的廈門未來最大的發展潛力,可能是在戰略地位方面,否則,在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上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

長沙這幾年的發展勢頭有目共睹,如果有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助力,未來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瀋陽就目前相對落後的發展狀態來看,是最需要國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加持的城市,且從已有的九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分佈看,西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南,都有國家中心城市入賬,唯有東北處於空白狀態。

中國城市的發展,很大程度依賴於行政資源的配給,設立國家中心城市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所以,無論哪個城市首先晉級,都能找得出合理的理由,都不至於太過意外。

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而青島對於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相對來說是七座城市裡最積極的,不管是黨代會的報告還是市領導的講話,都曾多次明確表示,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著眼於當下,青島的規劃定位是:努力當好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海洋名城,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與其它多數城市不一樣,青島提出的“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目標,也算是獨樹一幟。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青島是典型的沿海城市,海洋始終是青島紅利的重要來源,2017年,青島GDP總量破萬億,這個處於山東東部最邊緣的城市,是山東經濟發展的引擎。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在產業結構方面,以五朵金花為代表,青島出產的家電和啤酒享譽全國,在城市風貌方面,青島經過一百多年的營建,幾乎成為美麗海濱城市的代名詞。

上合峰會的成功舉辦,讓青島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018年底濟青高鐵和青鹽鐵路的同時開通讓青島有了串聯全國的資本。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經濟數據亮眼、城市風貌迷人的青島似乎充滿了成為國家中心的潛質,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名單裡,除了省會就是直轄市,青島會不會成為第一個破例者,還未可知。

除政治地位外,青島的數據指標雖然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潛力,但是不管是市區去工業化的發展傾向,遠高於薪資水平的消費水平,近兩年一路高漲的房價,還是人才政策的不足,青島在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和輻射帶動的龍頭作用方面都稍顯遜色。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近日萊蕪劃歸濟南之後,濟南將在2019年GDP突破萬億已經是大概率事件,青島和濟南差距進一步縮小,誰是山東半島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迎來一定的變數。

但西海岸新區的茁壯成長也給青島助一臂之力:隨著青島西站的開通青島可以向西輻射到諸城,地鐵13號線與日照輕軌對接之後也會吸納日照,青島西的廣闊天地仍然大有可為。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西海岸新區已經是全國GDP前三強,今年GDP增速預計也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

,在省內已經是第一強區,今後還會上升到新一級臺階。目前已經獲得近百項行政管理權限下放,而且後面還會有更大的政策傾斜。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由於西海岸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山東無論在新舊動能轉換還是海洋和軍民融合方面都十分倚重西海岸新區

,從在山東省影視文化規劃(2018-2022)就可以看出:主要目標形成1+N影視基地佈局,以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為龍頭打造全國領先、世界水平的影視產業基地。


青島入列候選!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該給誰?



隨著近年來城市競爭的愈發激烈和發展邏輯的轉變,對於城市的評價標準不再限於經濟因素,人們對於城市的判斷和選擇被一些更軟性、更人文的元素左右著。生活質量、工作機會、教育水平和城市環境被納入了人們考慮的區間之內,這也對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中心城市不僅是彰顯地位的名頭和政策賦能,也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實力與責任,無論從相對特殊的定位,還是從青島的經濟實力、區位與對外形象上,未來的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大概率將不會缺席,

但步伐穩健一點,未必不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