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本期作者: 趙力超 | 美編:張潔吟 章瀅瀅

超哥從小長在西北,印象裡大雪天能吃到的唯一果蔬就是白菜,地窖、屋頂堆滿了白菜。隨著食品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冬天,想吃夏季的果蔬也是很容易的事,這些果蔬被形象起了一個名字叫“反季節果蔬”。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圖 地窖裡的蔬菜


但這類產品在“傳統養生學家”眼中違背的是“天人相應”,“順其自然”的中醫古訓,與時令不合,對人體有害無益。也有一些“營養專家”認為反季蔬果應該是通過化肥、農藥、激素等綜合作用下才能反季節生產,不僅營養價值不行,連是否安全都很難說。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聽到了是不是心裡都咯噔了一下?那麼,反季果蔬真的不能吃嗎?

反季節果蔬到底如何實現反季節生長?

反季節果蔬的實現主要是因為勞動人民掌握了果蔬的最佳生長條件,並模擬了其最佳生長條件,欺騙果蔬以為自己一直在一年中最適合生長的時候。例如,人為地利用大棚等設施,增溫、增光栽培蔬菜。像茄子、辣椒等不耐寒的品種,在冬天可以通過架建溫室大棚或者覆膜進行保溫而保證其生長。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道理很簡單,一看就懂,除了需要模擬果蔬的生長條件,其他種植方式完全不用變,看不出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地方。那麼,反對者究竟在反對什麼呢?

反季節果蔬與時令果蔬相比,存在哪幾個爭議?

1、植物激素+催熟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估計一看到激素,消費者們就會沸騰。超哥一再說過,植物激素是刺激植物的,和動物沒有任何關係。在適合植物生長的條件下,植物覺得很舒服,就會體內產生一些物質,告訴自己要茁壯生長啦。不管是真實的自然環境還是模擬的環境,植物產生的激素都是一樣的。

有些人提到“催熟”這個詞,這個詞也不是反季節果蔬才有的。有些果蔬,如香蕉,必須在未成熟時採摘,便於運輸保存,待出售前才會臨時用乙烯催熟,這種催熟方式較為常見,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2、農藥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毒豇豆事件”讓國內消費者一度對反季節果蔬談反色變。因種植方法簡單,豆角(豇豆)是海南熱帶果蔬廣泛種植的首選,也是供應內地眾多反季節蔬菜的主要品種之一。結果10年時被發現16種劇高毒禁用農藥之一水胺硫磷殘留被檢超標。

實際上,這個案例是非常典型的農藥濫用事件,和反季節果蔬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剛好被查出的主角——豇豆是反季節蔬菜的主要品種。病蟲害在蔬菜生長期間都可能遇到,一旦遇到病蟲害,蔬菜都要施藥,與正季還是反季無關。在用藥量上,兩種蔬菜也不存在正季蔬菜用得少,反季蔬菜用得多的問題。有時候,因為當季的蟲子繁殖的也比較旺盛,正季蔬菜的農藥用量還要超過反季蔬菜。

而且,海南的豆角算什麼反季節蔬菜啊?本來海南就四季溫暖,海南的豆角對於北方人才能算是“反季節”的。這種反季節果蔬嚴格意義上並沒有反季節,生產者甚至都不用模擬果蔬的生產條件,和傳統方式沒有任何區別。類似的還有從雲南、海南出產的,被運至北國的的辣椒、番茄,以及從冷庫裡搬出來的應急儲備,比如出鏡頻率極高的蒜薹。

因此,只要種植者按國家有關規定施用農藥,不管正季蔬菜還是反季蔬菜都是安全的,目前市場上,90%以上的蔬菜農藥殘留都比較低。而在農藥殘留超標的那部分蔬菜中,90%的不合格菜,恰恰不是反季菜或大棚菜,而是本地散戶自留地裡種的應季蔬菜。

3、口感+營養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最後一個點不是安全問題,但也應該說說,那就是反季節蔬菜的口感和營養到底好不好。

這點超哥確實承認,大棚的果蔬口感和營養可能和正季果蔬有差異。道理也很簡單,雖然我們可以模擬果蔬的生長條件,但是畢竟無法做到完美模擬。例如,就算大棚裡裝了很多燈,解決光照問題,但畢竟無法和陽光相比。正季露天果蔬,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其各種營養物質含量很豐富,而大棚蔬菜由於受自然日照的時間和強度不足,糖分和一些微量元素合成減少,由此造成了口感都不及正季果蔬。想當年在新疆吃的哈密瓜那叫一個甜。

不過,就算反季節果蔬口感、營養相對差一點,大冬天的,能吃到夏季的果蔬難道不應該有點幸福感嗎?而且,北方人在冬天吃的果蔬相對是少的,從膳食營養角度來看,吃些反季節果蔬有益於營養的全面攝入。當然,多吃點果蔬總是好的,不吃反季節果蔬,多吃點當季蔬菜就是了。


現代技術讓你能冬天吃到夏天的果蔬,但為什麼總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反季節蔬菜的安全問題,營養和口感的一點點差別那就見仁見智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棚果蔬≠反季節蔬菜,因為現在的農業生產與以往不同,有許多時令菜也要在大棚裡生長,比如夏天多雨和乾燥,不助於種子出苗,有了具備避雨和遮陽的大棚設施後,蔬菜不僅可以提高產量,而且長勢也好。冬天也有青菜種在大棚裡的,這是分擔天氣變化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害的應對措施。科學在進步,消費者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