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全有,說明子宮有問題

對女人來說,身體健康可以通過月經反映出來,月經是身體健康情況的晴雨表。婦科醫生透漏:“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你全有,很抱歉,說明你的子宮出問題了。月經期間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月來拜訪一次,是女性一生的朋友。但是在月經期間,不但要忍受月經帶來的痛苦,還要深受肚子發脹所帶來的難受感。通常不管是孕媽還是普通的女性來說,在排卵期的時候,也會出現肚子脹氣的情況,因為排卵的時候,卵細胞劈裂,從而就會出現肚子疼和脹氣的現象。婦科醫生:“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你全有,說明子宮有問題

“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全有,說明子宮有問題

大姨媽的8種表現,預示子宮問題,出現3種就要看醫生了!

月經期乳腺囊性增生

要是女性在經期出現一側或者是雙側乳房脹痛徵象,用手可以摸到乳房硬塊,說明出現月經期乳腺囊性增生,這也屬於不康健徵象。病因多為:卵巢功能失調、黃體素分泌減少等原因。

女人產後,若是能在這個時間來“月經”,恭喜,子宮恢復的不錯!

血塊且顏色發黑:一般人的血液顏色為鮮紅色,由於血液與空氣中氧氣接觸後,會變成暗紅色,這是由於血液中的鐵元素被氧化導致的。如果發現經血顏色發黑,並且還有血塊,那說明有宮寒的情況。當女性寒氣過重的時候,就會導致血液凝結成塊。長期的宮寒,會導致女性不孕或者流產,卵巢過早衰老等併發症,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

來月經時全身發冷

如果每次來月經的時候,都感覺渾身發冷,四肢冰涼,有畏寒的情況,這其實也是宮寒的一種表現!宮寒比較重的話,還會感到四肢無力、舌苔發白等。

經量過少

女性經血呈點滴狀況,或者連續3個月沒有連月經,都是不正常的狀況。這常是由於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例如:貧血、肝病、糖尿病、內分泌失調等。同時,一些特殊環境例如:情緒緊張、氣候突變等,也會造成經少,閉經的環境。

經量過多

經量過多的症狀有:出血量過多(超過100毫升)、行經時間過長(超過7天)。月經量過多,平常由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子宮肌瘤等原因造成。

經血凝固

正常的經血是稍帶黏性,但不凝固狀況。要是出現經血凝固,或者是月經血又黏又稠的環境,都屬於不正常徵象。

“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全有,說明子宮有問題

在月經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這4個小要點需謹記在心了

不宜捶腰 不宜拔牙

不少女性經期會腰痠背痛,常常習慣性地捶打,以減輕症狀。經期捶腰導致的震動刺激,不利於子宮內膜的修復,還會致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速,致使經量增多,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如果月經結束後腰背仍有痠痛,可能有盆腔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建議就醫診斷。

經期不宜拔牙。為了讓經血順利排出,女性體內的血小板數目會下降,因而血液凝固性低於平常。此時拔牙會造成出血更多,容易引發感染,也會導致傷口不易癒合等問題。

不宜穿緊身衣褲

月經期間如果穿緊身褲,會使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影響血液微循環,造成局部水腫。另外,緊身褲也會增加會陰摩擦,容易引起會陰炎。建議經期穿透氣性好、吸溼性強的棉質內褲,著裝儘量寬鬆。

不宜高聲唱歌

由於內分泌的影響,不少女性會在經期心情不好,有的女性也許會選擇去唱K宣洩一下。然而經期往往不宜高聲唱歌,因為經期高歌易致聲帶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聲帶變脆,容易讓聲帶的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導致聲音嘶啞甚至失聲。

不宜劇烈運動

月經期間並非絕對禁止運動,但劇烈運動,如跳高、跑步等要儘量避免,否則會加重經期的不適,如腰痠背痛,甚至引起痛經和月經失調。而經期游泳更要避免,因經期宮頸口處於微開狀態,細菌易侵入宮腔,增加感染的機會,引起各種婦科炎症,因此月經期間不要游泳。

“大姨媽”來時,若這3個症狀全有,說明子宮有問題

最後要保持愉快心情:月經期間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悅,可以適當散散步。

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月經期可照舊工作、學習,以及進行一般的體力勞動,這樣可保證盆腔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腰背痠痛及下腹不適,避免劇烈、繁重的腦力及體力勞動 。還要保證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

平時多吃新鮮蔬果,月經期間不要喝冰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攝取高蛋白物質。可以適當吃些巧克力或者紅糖水調劑一下心情。不要吃過酸過辣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