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記著“大武漢”,記著“歸元寺”

劉玉廣(笑著歌笑點)

從此記著“大武漢”,記著“歸元寺”


還是九十年代,具體記不得是哪一年了。當時我還在軍隊一家軍種報社任編輯記者,受命去武漢出差。第二天是週末,戰友動員我去“歸元寺”看看。平生頭一次來“大武漢”,怎麼也應該領略一下。記得當時打動我的是“數羅漢”的故事,新鮮、好奇和有趣。好不容易有個週末,我讓戰友們都回家去了,只讓一位戰士即當司機又當“嚮導”。

以前不知道,原來武漢這麼大,“歸元寺”這麼好。“歸元寺”羅漢堂門前的門聯是:“普天供應大阿羅漢,都離方廣來往歸元”。從介紹中瞭解到,羅漢堂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200年曆史。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建築格局,“田”字4個口為4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託沙塑像”。羅漢依“田”字排列, 500尊之多,卻一點不顯得擁擠,十分巧妙。這些羅漢形象生動,有的盤腿端坐,有的臥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驅邪除惡。表情維妙維肖

,活靈活現,有的勇武,有的溫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

從此記著“大武漢”,記著“歸元寺”

“數羅漢”是人們遊羅漢堂的一件趣事。傳說人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序往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司機是一位幹練、漂亮的小夥子。我們看著看著突然想起“數羅漢”的事兒,便立定 ,各從身邊最近的一位羅漢數起來。數到我當時年齡的是“第一百六十一師子頰尊者”。旁邊有名片大小的“籤”,我“請”了一張。上面有一首詩:“群星捧月照雲天,百鳥朝鳳舞蹁躚,功名蓋世佔頭魁,安樂富貴壽永年”。從字面上感覺,很好、很棒。

我們每人各花10元錢,向一位大師求解。大師接過我的籤後,連呼3聲“好”。從大師的話裡,我知道我是當天到此時唯一的一張“上上籤”。

從此記著“大武漢”,記著“歸元寺”

然而,陪同的小夥子卻是“下下籤”。大師囑咐他小心,危險無處不在,隨時都可能發生。小夥子嚇得夠嗆,都不敢開車了。不過,大師又讓他放心,說有我這個“上上籤”庇佑,一切會逢凶化吉。

我很少去寺廟,從來不信。但是,因為覺得好玩,便隨手把“上上籤”放入了錢包。別說,這麼多年以來,換了幾次錢包,這個“上上籤”我一直保存完好。

今天,我無意中在今日頭條看到華夏銀行“遇城,遇自己”徵文,突然想起了美麗的“大武漢”,想起了神秘的“歸元寺”,想起了“師子頰尊者”的“上上籤”,於是,便立即打開了電腦。

從此記著“大武漢”,記著“歸元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