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計通不圈錢無借債業績吃老本 股東高管6年在忙啥

上週五,上市還不到一年的萬興科技公告鉅額減持計劃(9名股東擬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2.3%),再一次牽動市場神經。尤其在當下的行低迷行情之中,投資者對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過多或過急的減持事項反應更為敏感,萬興科技開盤即封死跌停。

如此巨量並且著急掐點減持的公司還是少數,更多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選擇小額多次的方式進行減持,而累計的套現金額也堪稱鉅額,上海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華虹計通,便屬於這一類型。

不僅是股東小額多次減持,新浪財經還注意到,華虹計通各類借款、債券幾乎沒有,基本不用財務槓桿,以至於相應的財務費用支出近乎為0,此外,與其他多數企業截然相反的是,公司上市近7年,在二級市場內也從不融資。種種特別的現象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與投資者一探究竟。

上市6年半從不圈錢 各類有息債務多年為0

華虹計通控股股東是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資委是最終實際控制人,2012年6月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至今已超過6年半時間。

與某些上市後便不停“圈錢”的公司截然不同的是,華虹計通除了2012年IPO時發行了2000萬股、共募資3億元以外,至今6年多時間在二級市場內沒有一次定向增發、配股、可轉債等融資事項,甚至連融資事項的籌劃公告都沒有披露過,可見公司上市後壓根沒有實質性考慮過相關融資動作。

不僅二級市場內從不融資,華虹計通也幾乎從不通過間接融資的方式,借錢經營。

根據Wind數據的統計,華虹計通2012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六年一期的時間內,所有短期借款項、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應付短期債券項、長期借款項,以及應付債券項等所有有息負債全部為0。

由於還有部分利息等相關財務收入,華虹計通六年一期內,財務費用項目不是為0,就是為負數,也就是說,公司上市以來,財務費用一項竟然不是淨支出而是淨收入

华虹计通不圈钱无借债业绩吃老本 股东高管6年在忙啥

華虹計通上市後財務費用全部無支出

華虹計通上市後不融資,也不利用任何財務槓桿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那麼是不是公司所屬的行業或者業務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現金總流出 業績“吃老本”

根據公開資料,華虹計通主營業務是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城市通卡自動收費系統(城市公交一卡通收費系統等)、RFID物品識別與物流管理系統,以及相關的讀寫機等終端產品。

從收入結構來看,2017年報營業收入中,“系統集成類”佔57.24%,“產品銷售類”佔34.54%,也就是說,公司在去年直接通過銷售產品帶來的收入佔約三分之一,而偏工程和項目性質的收入佔營收超過了一半,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那麼,一家在軌道交通和智慧城市相關領域、以工程和項目類為主要營收的公司,為什麼不去主動融資,甚至毫無財務槓桿,難道業務不需要發展嗎?

華虹計通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中,我們似乎真能看到這樣的可能性。

Wind數據顯示,公司上市6年多來,營業收入穩中有降,而利潤水平則是不斷下滑,近幾年虧損情況越發明顯,上市以來為數不多的盈利積累幾乎喪失殆盡,可以說已經在“吃老本”的階段。

华虹计通不圈钱无借债业绩吃老本 股东高管6年在忙啥

經營性現金流更是不佳。上市多年,除2016年淨流入約1000萬元以外,其餘5年多時間全部呈現大幅淨流出狀態,今年前三季度更有加速流出的趨勢。這對於一家按項目結算進度確認收入的工程項目類公司而言,不是一個好信號。

华虹计通不圈钱无借债业绩吃老本 股东高管6年在忙啥

營業收入總體呈現萎縮趨勢,利潤水平下滑明顯,經營性現金流又常年淨流出,在這種情況下,華虹計通還堅持“不融資、不借債”,看不到公司擴大主業、改善盈利的跡象,那麼華虹計通的管理層們在忙什麼呢?

5年半減持164次 三大國資股東套現尤為顯眼

民營企業的大股東和實控人由於是自然人,由於改善生活、個人債務壓力等各種對資金需求的原因,可能會進行比較多的套現活動,然而華虹計通作為上海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公司多個國資大股東,還是多名高管個人,套現行動也是十分堅決。

第一筆減持就出現在2013年6月19日、公司上市剛滿一年的第一天,董監高之一的高曉(監事)便開始掐點套現,當天賣出2.25萬股,金額約33.95萬元。

此後至今的5年半時間,從公司當時的第一、二、三大國資企業股東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申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浦東新區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到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監事等高管個人,競相減持共達164次,累計套現金額約4.8億,而目前華虹計通整體市值也不過12億元。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減持,第一大股東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從上市時佔比41.2%降到現在25.6%,第二大股東上海申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從16.6%降到僅5.2%,而原佔股8.3%得第三大股東上海市浦東新區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則早已經消失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作為前三大股東的這幾家國資公司,在上市公司業務發展過程遇到明顯困難時,讓投資者看到的卻是在一路減持套現,不得不讓人懷疑公司的國資大股東及其委派高管們在經營過程中主要精力到底在哪。

市場也用腳做出了投票,截至發稿日,華虹計通股價(復權後)已跌回到了2012年6月剛上市時的水平。

华虹计通不圈钱无借债业绩吃老本 股东高管6年在忙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