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前四期“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參觀了渝北區木耳鎮華暉路社區、兩江新區康美街道銀竹苑社區、渝中區南紀門街道解放西路社區、沙坪壩區香爐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區、江北區鐵山坪街道正街社區。本期,我們將聚焦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新勝村社區和石橋鋪街道蘭花社區。

新勝村社區是以老舊居民區和商業區為主的混合型社區,社區低收入人口多,遊攤商戶多,流動人口多,老舊樓棟多,社會治理任務重,是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地區之一。

蘭花社區是主城區最大的農轉非安置小區,轄區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原蘭花村、高廟村集體資產分配問題、徵地拆遷問題等併發凸顯,治理難度較大。

區司法局局長陳萬軍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到兩個社區實地查看,與街道分管領導和社區負責人開展座談,分析社區在普法、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的薄弱環節,完善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實化工作措施。注重在“宣、調、管、服”上狠下功夫,協調推進落實“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工作記錄

法治素養重宣傳

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平臺,大力宣傳“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的重要作用,擴大知曉面,引導群眾參與,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大力開展法治宣傳、禁毒宣傳,在社區醒目位置擺放《公共法律服務手冊》、《人民調解知識問答》和常用法律單行本,供居民免費取閱。大力宣講法律知識,增強社區群眾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新勝村社區大力宣傳“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營造工作氛圍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新勝村社區會同楊家坪街道辦事處在步行街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活動”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法律援助律師走進蘭花社區開展繼承法知識講座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蘭花社區在醒目位置擺放法律書籍,供群眾免費取閱

專職專業調糾紛

九龍坡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工作,深入貫徹全國、全市人民調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六部委”《關於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安排經費260餘萬元,購買了79個人民調解社會服務崗位,為8個街道79個社區配備了專職人民調解員,同時,根據社區實際,整合專職人民調解員力量,組建片區人民調解服務團隊。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注重遴選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員充實到人民調解員隊伍。該區人民調解工作正向專職化、專業化道路不斷邁進。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新勝村社區人民調解員譚鵬(右三)正在調解一起贍養糾紛

特殊人群重管控

新勝村社區和蘭花社區主動與轄區司法所對接,掌握轄區內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基本信息,組建司法行政幹部、社區民警、村(社區)專幹、志願者、樓棟長、社區服刑人員親屬多位一體的矯正幫教小組,有效防止發生脫管漏管。依託社工組織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心理諮詢、心理測試和教育幫扶。

精準惠民重服務

九龍坡區199個村居均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並聘請了村居法律顧問,利用12348重慶法網和法律服務熱線,讓更多居民知曉獲得法律幫助的途徑,為轄區群眾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新勝村社區和蘭花社區定期組織“法律知識講座”和“普法故事會””對轄區居民進行“面對面”法治宣講,通過以案釋法,使居民在故事中受到法治教育。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宣傳,讓居民瞭解法律援助的申請範圍及程序,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實現應援盡援、應援優援。

“法潤社區·司法同行”行動掠影(五)

蘭花社區法律顧問劉傑律師(左)接待居民法律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