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後臺一位體重180斤的女孩想參加《超級減肥王》,諮詢我意見。講真,我之前沒怎麼關注過國內這個節目,倒是之前寫過美國的一檔真人秀《The Biggist Loser》選手體重反彈的文章。

參加真人秀選手的身高體重指數(BMI)大多超過40,屬於嚴重肥胖人士。他們要在30周裡,靠節食和運動儘可能地減重。減掉最大比例體重的冠軍,可獲得25萬美元獎金。

變瘦還有錢賺,自然人人盡力。冠軍一般會至少減掉45%的體重,最誇張的15季冠軍蕾切爾 ·弗雷德裡克森(Rachel Frederickson)甚至減掉了59.6%的體重,賽前BMI指數為44.6,賽末BMI指數為18.0。直接把自己從“肥胖”變成了“過輕”。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第15季冠軍蕾切爾·弗雷德裡克森


選手們創造“奇蹟”的同時,對這個節目的質疑也漸起。許多批評說,這樣的急速減肥很可能危害健康,減肥效果不會持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研究界也注意到了這個節目,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凱文·霍爾(Kevin Hall)的團隊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他們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選手的許可,追蹤研究他們6年,得出了令人傷心的結論——這些選手千辛萬苦減下的肉,絕大部分又長了回來。

6年後,14人裡只有1個人成功保住了減肥成果,其他人全部復胖,六年中平均反彈七成,有些人甚至比參賽前更胖。

最慘的是,掉下去的體重反彈了,掉下去的靜止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卻沒反彈。這些人每天基本得少吃一頓飯,才能阻止自己繼續發胖。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丹尼卡希爾賽前(左上)、賽末(右上)、現在(下圖)的樣子

這是美國的情況,不知道我們國內的這檔節目情形如何?在愛奇藝的綜藝檔找到了2013年開播的《超級減肥王》,追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這種魔鬼式減肥方法,怎麼可能不反彈?!三個月周結束後,他們怎麼辦?比愛過更刻骨銘心的是瘦過啊!

果不其然,因為那一期節目走紅的及偉佳,三個月魔鬼訓練讓她成功的瘦下了72斤,一身紅色連衣裙,高挑清麗的驚豔亮相,及偉佳由此走上了網紅之路。後來還接連參加了《男左女右》等綜藝節目。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本以為最後能保持良好身材一路走紅的她,後來卻逐漸傳出了體重反覆的情況,《超級減肥王》的總決賽才剛剛過去兩年,她的體重又反彈到了192斤。(據說她最近又瘦了,但是經歷了減肥手術(胃旁路),比較血腥)

當然,離開節目後,反彈的選手應該不只她一個人,不過顏值高的及偉佳從未遠離觀眾視線而已,那些迴歸家庭的選手,情形只能更嚴峻。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反彈後的減肥冠軍,比愛過更刻骨銘心的是“瘦過”

為什麼這麼勵志的真人秀節目,結果令人如此沮喪?

原因很簡單,不可持續的減肥方法就是耍流氓啊!我不相信那兩個教練不懂科學減肥,不知道這樣會傷身體。但是請注意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不是《走進科學》類節目,那麼多廣告贊助商,需要的是節目的收拾率保證啊。

選手們三個月的時間,主要就是靠吃蔬菜度過,再配合超大強度的運動,不用說,你在家這麼幹,你也能瘦下來。

一個大老黑超胖,每天都要長時間的跑山,最後膝關節幾天就廢了,很可能終身無法恢復。生病了,躺在床上掛著水,另一隻手還拿著啞鈴在訓練,這是索命的節奏啊!

更搞笑的是,節目是以兩組競賽的方式,比誰減的體重更大,本身就不科學。攀比只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的分泌,根本不利於減肥。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教練為了贏不擇手段、毫無底線地教訓選手們,說“侮辱”這兩個字都不過分,虛假的鼓勵裡帶著對肥胖者深深的歧視,根本掩飾不了。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抗議赤裸裸的侮辱!!!


拼了命減下來的體重,為什麼逃不過反彈的魔咒?

極端的飲食加運動,靜止代謝率當然會下降,科學家對此早有預料。他們驚訝的是,體重回來後,代謝率沒回來!代謝率下降後是一條L型曲線——他們本來期望看到U型復甦之類。

選手們的身體自從經歷過快速減肥那段“饑荒災難”後,似乎就一直“心有餘悸”,拒絕從“節約模式”調回“普通模式”。

看看,減肥心切的你們其實和這些選手們採用了類似的減肥模式,只是沒那麼誇張和極端。但是,你的身體機能、靜息代謝率、激素水平等同樣受到了損害,只是損害程度不同。

這也是你們節食減肥後出現上述那些健康問題甚至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吃得再少也瘦不下來,多吃一口就胖,少運動一會也胖…有些甚至因為胰島素抵抗和瘦素抵抗患上糖尿病,真正的“喝水都長肉的體質”也就形成了。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這些急速“成功”減肥的人,看上去像瘦子,穿起衣服像瘦子,走起路來像瘦子——但偏偏不是真正的瘦子。

他們的代謝,不是那些從未減肥過的瘦子的代謝。比起那些同樣體重的瘦子,這些“前胖子”每天都要少消耗許多能量。他們的激素,不是那些從未減肥過的瘦子的激素,這些“前胖子”要忍耐更多的飢餓折磨。

你是瘦了,可你體內還住著一個胖子。看到垃圾食品還是想吃、正餐吃飽了還想吃零食、眼前的食物不吃光誓不罷休、心情不好就逛吃零食、能坐著絕對不站著……反彈只是時間問題。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減肥從來不是“管住嘴、邁開腿”這麼簡單

低卡的飲食、超負荷的訓練和超高壓的環境,能扛三個月,我敬你是條漢子!不要以為胖就意味著懶、饞、缺乏意志力和不懂自律,這樣說他們我第一個不同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長到嚴重超重的程度,真正不是“吃得多、動得少”這麼簡單,很有可能另有隱情。最近正好看了BBC關於肥胖的一組紀錄片,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觀點:

身體質量指數(BMI)偏高的人士體內往往攜帶一種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基因的變體,科學家稱之為“肥胖基因”。它就是導致你體重不停飆升的“罪魁禍首”。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調查顯示,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攜帶這種基因型的基因,它會導致更高水平的胃飢餓素(用於調節食慾和身體對食物的反應),所以,你並不孤單!

所以為什麼你總是比別人飯量大,總是想吃東西,這真的不是你的錯,不用感到羞恥。

好消息是,擁有FTO基因的人,如果採取科學的運動方式來減重,可以比沒有FTO基因的人,要更容易。(這樣來看,上帝還是蠻公平的!)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糞便移植手術前後對比照

除了基因,腸道菌群也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原本只有56kg的特蕾莎因為感染了艱難梭狀芽孢桿菌,為了治癒疾病,進行了糞便移植手術,捐贈者是女兒。

手術非常順利,但是接著她的體重開始不斷增加,根本無法控制地狂長30kg。醫生考慮為她再次進行手術,使用一位體型最瘦的捐贈者的糞便。

通過體型差異最大的雙胞胎研究已經證實,大腸內紡錘狀細菌比例大的人群,肥胖概率最低。

而地中海式的飲食結構,有利於該菌的生長。關於腸道菌群對體重的影響,研究才剛剛開始,但它為肥胖症的治癒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真的看不出來是雙胞胎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關於情緒化進食

無論是基因、激素水平、還是腸道菌群,其實都是和控制人的飽腹感和食慾密切相關,但這並不能囊括所有的肥胖人群。

很多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吃東西不是因為餓,而是情緒化進食,高興了,不高興了,都喜歡落實到吃東西這件事。

習慣也好,依賴也好,食物永遠是她們情緒的最好慰藉,因為吃動心性價比最高、速度最快地安撫自己,雖然這種安撫只是暫時的。

“超級減肥王”們集體反彈背後的真相

關於這一點,的確不是那麼好改變,心智的事情,真的不是隨便說說努力,加油就可以辦到的。如果你想要成為更好更健康的人,心裡的有些坎,你必須要去克服。

真正的減肥,無非是從我們的習慣和性情入手,養成和瘦子一樣生活習慣、擁有瘦子那樣的思維方式、最終把體內的激素水平調整到和瘦子一樣。

而且,這個過程要潤物細無聲地進行,不要太過激烈地對抗身體,這樣才能逃脫體重設定點的魔咒,快樂健康地享受(瘦)一輩子。

當有一天,營養健康的三餐讓你滿足、規律的運動讓你愉悅,發自內心想去這麼做,而不是因為要減肥而強迫自己痛苦堅持,不再用食物去慰藉情緒,就真正走在變成瘦子的路上了!共勉!

關於減重成功後,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怎麼做才能不反彈,期待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