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說好的R級電影呢?為什麼出影院就聽到一大串說毒液太可愛的反饋。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這坨醜爆了的黏糊糊的黑色共生體成功完成了它的逆襲,從loser到Superheroes,從黑糊糊的液體到大家都喜歡的好玩生物,可以說是年度大贏家了。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而電影要告訴我們的,也不止是“超級英雄實在是太多了”,“這世界需要一個不同的超級英雄”這樣簡單。那麼,還有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分(xia)析(che)一下吧!

NO.1 這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這大概是電影最主要的表達,近幾年反英雄的形象越來越多,大概是因為大家對以往那些正兒八經的英雄產生了審美疲勞吧!

也或者是有明顯缺陷的英雄更為接地氣,拉進我們的距離感。像蜘蛛俠、綠巨人、奇異博士、死侍以及今天所看的毒液。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對此斯坦李表示:

我創造的角色首先要看起來是個有真情實感的人,他們有親朋好友,要處理自己的問題,控制自己的脾氣,會為戀愛煩惱,有自己的悲劇。讀者能在他們身上找到共鳴。自從我們開創“有缺陷的英雄”這個先河以來,其他公司也開始創造這些為俗事所擾的角色,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染煙火氣的完人。這種變化,導致了漫畫界的改革。

NO.2 “顏值即正義”已經不是絕對真理了

前面已經說了,雖然身為反派,但毒液仍舊靠著自己丑萌的外表和酷炫的超能力圈粉無數,這位長相“限制級”的老鐵,可以說是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又噁心又可愛。

“顏值即正義”或許已經不是絕對真理了,至少,還應該補上一句“蠢萌讓醜陋變得可愛”。

(當然毒液的出彩離不開湯老師神一般的演技,埃迪跟毒液共生體各種三觀對不上的分裂對話,一度笑翻全場,也因此讓毒液這個蠢萌形象更深得人心。)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此時腦袋裡迴響的是毒液自帶黑澀會老大嗓音卻逗比的對話:

“放下,這個時候舉手很丟人的”

“給我放下放下”

“跳下去嗎?”

“慫包!”

“不要叫我寄生蟲,你給我道歉,道歉道歉”

“我們有贏的把握嗎?”

“四捨五入等於沒有吧!”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NO.3 出場拉風的角色一般都會打臉

一般出場拉風的角色不過五分鐘都會被啪啪打臉,這基本已經成了劇中潛規則了吧。

就像《毒液》裡出場自帶四十米大刀的“暴亂”,傳說中的共生體“老大”,自帶各種bug級別的能力,除了劇中看起來很燒經費的雙刀場面,還有巨型大錘以及射擊武器……

到最後還是被幹掉了。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NO.4 強者講實力,弱者講道理

似乎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都有這樣的價值表現:強者講實力,弱者講道理或者情義。一般提倡的價值觀在於不管是強者還是弱者,都能在實力懸殊下保留心底的情義以及正義。

而在《三體》提出的“黑暗森林”概念中,有著更為鐵血的強者觀念。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當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時,它無法判斷對方的善惡,只有一個選擇:消滅對方。

不過好在《三體》中也存在像毒液這樣的“反叛者”,會為了所謂的正義而發聲。(對於毒液來說,大約更多是因為吃貨本性和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吧)當然最後的勝利還是得看實力和努力。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NO.5 漫威電影兩大原則

1.看完別走,有彩蛋。

2.斯坦李老爺爺一定在。

這一次,95歲的斯坦李,依舊沒有缺席。 老爺子在最後一刻才登場,一邊遛狗一邊用洞穿一切的神情告誡男主不要放棄。

然鵝毒液的重點卻放在老爺子家的狗狗上:“這隻狗看起來很好吃。”(你有本事倒是吃一個看看?)

《毒液》所表達的,可不止一句“世界需要不同的英雄”

咳咳,瞎掰的差不多了,就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