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玻璃行業沒救了嗎?

我國10大類別再生資源包括廢鋼鐵、廢塑料、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船舶、廢玻璃等,在這10類中,相信大家對廢鋼鐵、廢塑料等行業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廢玻璃行業確實一個比較冷門的行業,因為它價值小,人們對此關注的並不多。

廢玻璃行業沒救了嗎?

廢玻璃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玻璃生產企業加工中產生的邊角料,另外就是人們生活中產生的玻璃瓶罐和玻璃窗等。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廢玻璃回收849萬噸,2014年回收量為855萬噸,同比增長0.7 % 。但是創造的收益就不那麼樂觀了。2013年廢玻璃回收總值為28.87億元,2014年為25.7億元,同比降低11%。

2014年,我國22%的廢玻璃回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虧損額超過37億元。據相關人士預測,2015年我國玻璃製品將達到2800萬噸,但是回收價格將繼續下滑,回收量或比2014年低。目前,廣州地區廢玻璃被回收率為25%,這還是不錯的地區,有些地區的玻璃回收率在10%以下。

廢玻璃行業沒救了嗎?

為什麼廢玻璃回收如此困難?小編簡單總結了以下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供應量超出預期。目前整體行情不景氣,下游房地產等行業對玻璃的需求減量,此外再加上新增產能的衝擊,新產能價格也不高,所以大家對於廢玻璃的需求不緊俏。

第二,回收廢玻璃虧損嚴重。據一廢玻璃吹處理中心的負責人表示,收購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每噸虧損約100元。再加上工人工費、場地租金、稅收等問題,2014年虧損了10萬元左右。

面對廢玻璃回收率、回報率低的行業,國家應該給予相關的價格補貼才能調動廢玻璃回收商的積極性。另外就是加大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將供需關係維持在一個安全範圍內。廢玻璃行業一直得到不到大家的重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價格低,用途小,所以回收商朋友可以多考慮一下如何才能增加玻璃的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