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民用启动,GPS敲响退堂鼓!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可以使用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全世界都可以使用!”

在12月27日召开的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及提供全球服务情况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启用,今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冉承其介绍,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北斗三号系统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性能的提升:

一是更高的精度,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后,全球定位精度10米,其中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

二是更强的原子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天稳定度为10-14量级,氢原子钟天稳定度为10-15量级;

三是更新的技术,北斗三号卫星通过采用新的技术,空间信号精度(SIS URE)优于0.5m;

四是更优的信号,北斗三号卫星增加了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同时,在全球系统中将B2I信号升级为性能更优的B2a信号。

北斗系统有怎样强悍的高性能?冉承披露了一组指标:

系统服务区:全球;

定位精度:水平10米、高程10米(95%置信度);

测速精度:0.2米每秒(95%置信度);

授时精度:20纳秒(95%置信度);

系统服务可用性:优于95%。

其中,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95%置信度)。现在,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这意味着全球所有厂家都可以使用北斗三号的信号了。”对于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启用,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接下来半年内,中海达就会把带有北斗三号的接收机和板卡做出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芯片、板卡、天线等核心部件及应用方面,北斗都将为产业提供强劲发展动力。

北斗系统应用将最先在哪些行业爆发?我们不妨看看发布会上披露的北斗战绩:

自主北斗芯片跨入28纳米工艺时代,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5.4万件,居全球第一;

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应用走深走实,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其中,北斗前装车辆超过200万辆;

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

据悉,港珠澳大桥也采用了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来保障安全运行。

而且,北斗出海势头迅猛,已服务于俄罗斯、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科威特、阿尔及利亚、乌干达等国家,收获良好口碑;并已经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

机遇空前,市场广阔,哪些A股公司能分享“北斗”这个大蛋糕?

中海达:

高精度定位龙头发力应用端

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介绍,公司明年将在继续保持高精度定位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在四大业务上发力:

一是在所有的产品中加入北斗系统;

二是公司的全球高精度系统将很快上星;

三是公司调整了海外战略架构,将以香港平台为依托,大力走出去,布局全球;

四是将启动基带芯片的研发工作。

中海达于今年5月23日发布了最新国产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射频芯片“恒星一号”、GNSS碟状天线等产品。据悉,中海达的“恒星一号”射频芯片、板卡、GNSS碟状天线等适用于无人驾驶等领域,可实现快速、及时、精准的卫星导航定位。

为加快在北斗+产业的战略布局,近期,中海达公告与粤财控股共同发起设立15000万元的产业投资基金。

北斗星通

北斗芯片龙头往下游应用延伸

作为国内北斗芯片龙头,北斗星通正在大力往下游应用领域延伸。

北斗星通11月27日披露,拟定增募资10亿元,,加码智能网联汽车等业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儒欣将最高认购3亿元。

北斗星通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于2017年在国内首发了28nm工艺的北斗SoC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目前已经量产,公司也是大陆首个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测试的北斗芯片企业。

四维图新

与北斗星通强强联合

四维图新则与北斗星通启动强强联合。

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四维图新将向北斗星通提供全面的地图导航服务、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和导航引擎。

双方拟共建车联网服务、自动驾驶地图解决方案、交通大数据在线服务系统等。

海格通信

跟着北斗三号规划做芯片

海格通信近期披露,公司根据北斗三号系统的整体规划来统筹安排芯片研制和生产计划,公司的北斗三号芯片已完成流片,进入测试阶段。

后续,公司将持续开展技术优化和量产,根据需求进度、系统建设方的技术状态逐步实现芯片从样片到量产的突破。

需要强调的是,北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公司,从业单位达14000家。

比如,海积信息就与千寻位置达成合作,在互联网驾校、变形监测、无人机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拓展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

据悉,海积信息生产的高精度卫星天线,完全支持北斗三号卫星信号接收,并在差分定位下实现静态毫米级动态厘米级定位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