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科普知識」原來垃圾焚燒廠也可以這麼美!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你想象中的垃圾焚燒廠是什麼樣子的呢?

外觀醜陋?臭氣熏天?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NO,NO,NO,

快來看看以下這些垃圾焚燒廠,它們既環保又具有藝術性的外觀,吸引無數遊人前去參觀,變成了當地的新景點、新地標。這簡直顛覆了我們的想象!

奧地利維也納施比特勞垃圾焚燒廠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區北部,多瑙運河岸邊的施比特勞區域,有一座由奧地利著名建築設計師“百水先生”設計的“怪房子”。它有著童話般的建築外觀,歪歪扭扭的輪廓線條,外牆上還打著彩色的“補丁”,屋頂上種植著樹木花草……是施比特勞區域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這座可愛的“怪房子”,即維也納施比特勞垃圾焚燒發電廠。它隸屬於維也納遠程供熱公司,始建於1971年,1987年進行了升級改造,垃圾年處理能力達25萬噸。每天,維也納的居民生活垃圾被運到這裡焚燒,產生電能,而垃圾焚燒產生的廢氣和廢水在排出之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淨化處理。垃圾焚燒廠產生的熱能,可以為6萬戶居民供暖。維也納的城市供暖,除了高峰期之外,都依賴於垃圾焚燒,城市垃圾也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處理。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日本大阪舞洲垃圾焚燒廠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舞洲垃圾焚燒廠的外觀設計同出自奧地利著名的生態建築設計師“百水先生”之手,黃色和紅色的條紋象徵著燃燒的烈焰,曲線的設計和綠色植物的設計,減少了鋼筋水泥建築帶給人的冰冷感覺,體現了建築與自然的融合。如今,這座建築已然成為大阪市獨樹一幟的地標性建築。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這座廠房的整體造價為609億日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其中設計費為6000萬日元(約合350萬元人民幣)。高額建造的廠房並非徒有其表,它有著強大的垃圾處理能力。焚燒廠裡一共有兩座焚燒爐,焚燒爐內部溫度高達 900 度,不同類別的垃圾被粉碎、分解、燃燒,將垃圾變成顆粒狀物質排出。每座焚燒爐的垃圾日處理能力為450噸。兩座焚燒爐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一天的垃圾處理能力最大為900噸。

垃圾在處理的整個過程中絲毫聞不到臭氣,這是因為廠房內一個巨大的垃圾儲池,所有運進來的垃圾首先被投入這個44米深、1.5萬立方米的巨型儲池裡,其大小相當於55個教室。為了不讓池內的臭氣洩露到室外,在這個巨型儲池的頂部安裝了強力抽風機,把臭氣收集起來後,再經過預熱程序,最終通過專門的管道送往焚燒爐的底部,作為燃燒用的空氣再利用,這樣既解決了臭氣外洩的問題,又解決了燃燒用空氣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其實,和其它焚燒廠一樣,舞洲垃圾焚燒廠在建設之初也遭到過居民的強烈反對。但顛覆人們想象的是,舞洲焚燒廠非但不會危害當地,反而會造福居民。在焚燒場旁邊建造的溫水游泳池,充分利用了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使居民生活得到便利。此外,利用蒸汽熱能發電,讓原本接受財政全額撥款的焚燒場也能產生經濟效益,帶來一筆不菲且穩定的財政收入。

在大阪,所有的小學都會開設一門叫“環境科學”的課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讓孩子們學會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到小學四年級時,還要到垃圾焚燒廠進行課外學習實踐。為此,廠內專門設計了一套參觀學習路線,甚至還在工場內開設了科普遊戲區。去參觀必須至少提前一個星期預約。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新加坡超級樹公園垃圾焚燒廠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超級樹公園建設在新加坡濱海灣地區,和著名的金沙賭場隔路相望。該花園由Grant Associates景觀事務所設計,公園地表18棵Super tree其實是塔狀垂直結構的樹形花園,高25到50米不等,頂部散開的直徑大約30米可吸收雨水,生成太陽能。其中11棵採用了環境可持續性的材料,還安裝了太陽能光伏電池介質,利用太陽能來為"樹幹"發電,其餘的樹木則成為焚燒廠排氣裝置的一部分。"超級樹"的高度從25米到50米不等,最高的"超級樹"頂部設有酒吧。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如果不告訴你,你能猜出這個超級樹公園下面,是個生物質能源發電廠嗎?這裡的生物質能源,主要是指樹葉子。新加坡大部分樹葉,都要運送到這個超級樹公園地下的垃圾發電廠來焚燒。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下圖是電廠工作原理的示意圖,通過這個示意圖可以看到,那些超級樹的管狀物,都是垃圾焚燒廠的排氣管道。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如今超級樹公園已經成為了新加坡標誌性建築之一,超級樹的成名不僅僅是因為巧奪天工的設計,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超級樹公園闡述了垃圾焚燒的創新之舉,有效的規劃和建設,可使垃圾焚燒廠變身風景區或公園。

最後,我們來看看位於浦東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吧,如圖中所見,綠茵環繞、乾淨整潔的環境是不是也很美!它所在的老港固廢基地,經生態修復和景觀設計後,目前已成功變身成生態大花園,植株遍地,鳥語花香,還引來成百上千只野鴨、灰鶴等野生動物築巢棲息。今後,老港基地將持續修復生態環境,利用基地內先後建成的10平方公里林地和1800畝原生態溼地,結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閒娛樂的生態“後花園”。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生態修復後的花園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生態園內的小動物

另外,自2014年起市民就有機會走進該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參觀。由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主辦的“垃圾去哪兒了”公眾科普體驗活動,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讓市民們走進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深入到廠區內部的中央控制中心、抓鬥操控室等區域,親眼看看這些現代化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從而增進對垃圾焚燒處置的瞭解,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日常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工藝流程示意模型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垃圾焚燒爐中央控制中心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原来垃圾焚烧厂也可以这么美!

在抓鬥操控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垃圾吊進行相關操作

素材來源於@垃圾去哪兒了供稿: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