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賞詩

荐书·赏诗

荐书·赏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荐书·赏诗

——《詩經·甘棠》悟讀

詩經

蔽芾①甘棠,勿翦②勿伐,

召伯③所茇④。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⑤,

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⑥,

召伯所說⑦。

[註釋]

①蔽芾(fèi):樹木茂盛的樣子。甘棠:棠梨樹,落葉喬木,果實甜美。

②翦:同剪,意思是修剪。

③召伯:即召公養,西周的開國元勳。

④茇(bá):草屋,這裡是指在草屋中居住。

⑤敗:破壞,毀壞。

⑥拜:用作“拔”,意思是拔除。

⑦說(Shuì):休息,歇息。

[譯文]

棠梨枝繁葉又茂,

不要修剪莫砍伐,

召伯曾經住樹下。

棠梨枝繁葉又茂,

不要修剪莫損毀,

召伯曾經歇樹下。

棠梨枝繁葉又茂,

不要修剪莫拔掉,

召伯曾經停樹下。

荐书·赏诗

前人栽下的樹木,可供後人乘涼;前人創下的基業,可讓後人坐享。後人不忘前人,面對樹木睹物思人;後人為了感念前人,把基業代代相傳。人類的歷史進程,大概就是這樣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

人們常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還說,吃水不忘挖井人。 這都是告誡我們不要割斷歷史,不要割斷傳統,保持歷史發展進程的連續性。

不過,歷史總是在既保持連續性,又不斷創造更新之中向前發展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浪推浪不斷,就有了連續性;後浪推動前浪,是新陳代謝,不斷更新,不斷補充新的活力。只強調連續性,可能會趨向守舊;只強調創新,可能會趨向背離傳統。

在實際當中,保守和革新總是在其他合力的影響下交互作用的。

正如生物的延續和發展一樣,遺傳和變異構成了兩股矛盾著的推動力,沒有遺傳,就沒有物種的延續;沒有變異,就沒有新的物種的產生。有遺傳也有變異,便形成了世界上生物的多樣性。

知識拓展

甘棠遺愛

“甘棠遺愛”這一典故出自《詩經》。要理解它,我們首先需要認識一位古人——召虎。召虎是周宣王時的一位大臣,人們稱他為召伯。相傳,他巡行各地時,不要老百姓為他蓋房子,只要在路邊的甘棠樹下為他搭個草棚辦公、過夜即可。由此,可見召虎之廉明。召伯死後,老百姓很懷念他,甚至對他留宿處的甘棠樹都不忍傷害。

從此,人們便用“甘棠遺愛”來表示對離去的人的懷念,或讚頌離去官員的政績。

荐书·赏诗

《中學生必讀詩詞精華鑑賞——秋卷》取材於《語文報》“詩韻拾零”欄目,

精編一線名師執筆的古詩詞鑑賞美文,

為中學生量身打造,

是一部實用的古詩詞鑑賞實戰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