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題

與智者的溝通是一種默契,象心靈的雞湯,有種回味和啟迪。其間有論或為恭維:你具備管理者的才幹。問:為何?答:精明練達,才智過人。訕笑之:具備管理的才能者,與處於管理位置,有時候是兩回事,甚至於是一生無法逾越的鴻溝,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不公平。反之,成功的理由可能只有一條,不成功的理由千千萬。當處在一種位置時,仰望高度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似有不平則鳴之意。試言之,如果交換位置或一日取而代之,是否就可以完善之。也未必,事宜時移,或有更惡之。翻遍古今史著,少有昏饋無能之極,猶如說書口中的。但凡在位經年數月的,大致都是精明之君,只是有無為和有為之別、聰明與裝傻之分。人生苦短,得過且過,是大多亡國之君或無為之君的真實想法。換言之,時運以衰,有為或是滅亡的催化劑,明未由崇禎就是個鮮活的例子。而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為之扼腕長嘆,或悲或喜。就象從前有首歌唱得那樣,人生就是戲,演不完的戲,隨著劇中人,有的時候悲,有的時候喜。是呀,作為匆匆過客,有時候確是被戲弄的角色。有部電視劇中有句臺詞說得好:有人是傻中精,有人是精中傻。實在耐人尋味,前者似大智,而後者如玩偶。生活中的智慧,永遠是一本難懂的萬卷長書。讀明白了,工作生活處處受益智;讀偏了,深陷其中害人害已。古人有論:盡信書無書。在中國這個充斥著潛規則的世界裡,書外之書,更是讓人傾盡其力,未能見其皮毛。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提到的一副對聯正是對此的最佳詮釋: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智者聞之,撫掌而笑,謂之:高論。再論:其實我個人總結的管理的真正核心不再智,亦不在才。智者不解,願意聞其詳。不禁苦笑,推己及人四字足矣。這也是與當前環境相悖之處。諸葛亮無三顧之尊,無以為鼎立之三國;張居正缺託孤之重,難成處弊革新之曠世巨篇。所謂成大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改革開放以來,管理學不斷得到重視,且高論連連,諸如以人為本,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云云論調,層出不窮。而一經落到實處,卻發現難如挾泰山而超北海,慨是私心重為禍。為官者,肅靜迴避,八面威風,一經感覺,終生難忘,豈能願為平民小吏折腰?素不知,此腰一折,小民之回報超乎想象,業績攀升,如江河洶湧,此民心之向。可嘆今日之領導,揮鞭驅民,唯恐才美不外現;涸澤而魚,使民疲於奔命而無所私利。殊不知,政治思想之功在一時,並不可為之一世,況且自己未必是十又之分一之焦裕祿。長此一往,管理猶如皇帝的新衣,也就自己看著好,徒增笑耳。

智者無語,沉思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