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關於學生減負,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這些年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曾多次下發過與學生減負有關的文件(比如:禁止節假日補課等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始終處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者“深水靜流”的狀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教育規章制度無法很好的貫徹落實呢?這要從教育的特殊性說起,與其它行業的雙邊關係相比,教育行業一般涉及三邊關係,除了施教方與受教方外,還有一個起重要作用的家長方。雖然很多家長口口聲聲要減負,但在實際操作中,誰又不是為孩子報了眾多的培訓班或輔導班呢?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有關“為孩子減負”問題,下一步,將從學校教學減負、校外減負、考試評價減負、老師教學減負、家長和社會減負等五個方面推進減負工作,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從大的方面說,是完善我國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處說,對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必將受到每一箇中小學生的熱烈歡迎。但在制定減負規章制度時,千萬不能忘記了家長對孩子起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清理掉一些掛了牌的培訓機構,也可以通過多種措施管住體制內的教師,但誰又能保證一些培訓機構不變著花樣繼續“深水靜流”呢?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正如教育平等、教育均衡化的口號已喊了好多年,改革基礎教育招生制度也已推行了好多年,結果如何呢?在一些地方,一些名師、優等生仍通過多種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向少數學校,讓好的學校因有好的設備、好的師資、好的學生而更好,差的學校因缺乏設備、留不住教師、招不進學生而更差。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家庭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都希望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在孩子身上實現,都希望孩子將來在強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減負後,學生高興,但家長的心情更復雜。正如一些家長說的“孩子沒作業了,整天玩電腦,耍手機,還不把孩子廢了啊?”“娃娃耍得開心一點,少點負擔,家長是樂意的,只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從小不訓練考試本領,到時怎麼過獨木橋啊?”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這種心情既有對當前教育的焦慮,也有對自家孩子的不自信。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陳寶生部長給出的五條減負措施非常給力,只要落到實處,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應該有所改觀,但要從源頭上根治,還需要啃掉教育領域深水區的“硬骨頭”,比如:高考制度改革、教育教學改革等,可喜的是,教育部門的深水區改革已在路上,浙江上海等一些省份已經開始了高中教育和高考制度改革,並取得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優秀的高考制度誕生。

“為孩子減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一些教育制度無法落實呢?

教育減負,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而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從家庭角度說,只有徹底消除家長對教育的焦慮,讓他們真心實意地參與到教育減負工作中來,學生的課業負擔才不會越減越重!【華翔傳媒@長城時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