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住美軍 日本政府無視民意不顧反對煞費苦心

為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建造新基地,不顧沖繩民眾的激烈抗議,強行在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實施填海造陸工程;為給駐日美軍航母艦載機模擬起降訓練提供訓練場,高價收購馬毛島……近日,為留住駐日美軍,日本政府煞費苦心。

無視民意 無法回頭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近日,日本政府在沖繩縣邊野古地區沿岸填海造陸,為美軍建新軍事基地,引發民眾的一再抗議。1月7日,30多名日裔美國人在美國白宮面前集會示威,要求停止填海造陸工程。主辦此次白宮集會的日裔美國人羅伯特·梶原,在白宮網站上開展了要求停止填海造陸的電子簽名請願活動。截止1月7日,請願網站上共有19.5萬人簽名。

“這次日本民眾抗議和請願活動的力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不僅把抗議示威範圍擴大到白宮門前,還藉助互聯網,擴大國際影響,向日本中央政府和美國政府施壓。”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美國奧巴馬政府時期確立一項制度,凡是民眾在白宮網站上徵得超過10萬人簽名,就可以得到美國政府回應。但特朗普政府能否延續奧巴馬時期的制度,尚待觀察。

此次抗議活動圍繞的中心是普天間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普天間美軍基地位於沖繩縣宜野灣市,是駐日美軍在沖繩的最大軍事基地和最大直升機機場。

周永生表示,日美政府1996年商定,在沖繩縣內搬遷美海軍陸戰隊普天間基地,由人口密集的宜野灣市遷到名護市邊野古。然而,駐日美軍犯罪、墜機、高空墜物、噪音及汙染等問題持續,當地居民不堪忍受,多次要求關閉該基地,把新基地完全遷至縣外。

“對話”是沖繩民眾在抗議前的一再呼籲。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2018年9月當選後多次赴美國“遊說”,反對美軍基地縣內搬遷,提議美國、日本中央政府、沖繩縣政府作“三方對話”,協商新基地選址糾紛。美國政府回應,這一糾紛應當在日本中央政府和沖繩縣政府之間解決。填海前一天,玉城在東京分別面見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防務大臣巖屋毅,請求中央政府暫緩施工,參與對話。

2018年12月14日,日本中央政府強制填海。玉城丹尼譴責日本中央政府單方面決策“違法”,“強制往海里傾倒沙土,絲毫不顧沖繩人的意願,我非常憤慨。”

共同社報道稱,著手填海,意味著普天間基地搬遷進入“無法回頭”的階段。日本政府預期在邊野古造陸近160公頃,新建兩條飛機跑道,供後期基地建設使用。全部工程定於2022年完工。

捆綁盟友 捆住利益

日本政府為何無視民意,執意將普天間基地設在沖繩島內呢?

“日美同盟關係是二戰後日本外交的基軸。《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是日美關係的基石。”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對本報表示,根據《日美安保條約》規定,美國可以在日本行政管轄範圍內的任何一個地方設立軍事基地,駐日美軍是歷史遺留問題。日本中央政府認為,必須加強日美軍事同盟,因為駐日美軍對保護日本國土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藉口是朝核安全威脅和所謂“中國威脅論”等。

“沖繩是戰略要地,美國不想離開,保護日本安全只是藉口。”周永生表示,自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糾集和拉攏其亞太盟友,在中國海上方向構築第一、第二島鏈封鎖,沖繩島就處於第一島鏈上。原本,第一島鏈是為攔截共產主義勢力的擴張,蘇聯解體後,美國依然在沖繩保持大量駐軍,核心目的是對中國和朝鮮半島實施前沿部署和前沿威懾。

美國不想走,日本中央政府也想留下美軍,雙方一拍即合。除了在沖繩填海造陸為美軍建新軍事基地外,為了留住美軍,日本政府不惜花大價錢。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計劃花費約160億日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購買日本西南地區的馬毛島,將其建成日本自衛隊及駐日美軍的共用新據點,供美軍航母艦載機陸上模擬起降訓練。

《讀賣新聞》稱,日本防衛省已與馬毛島所屬企業就收購價基本達成一致,計劃在2019年4月前的本財年內簽訂收購合同。報道披露,為在馬毛島上建訓練場作準備,日本防衛省在2019年度預算中列入約6億日元作環境調查費。

“日本屈服於美國在東亞的戰略部署,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周永生表示,日本為駐日美軍花費甚巨,但也並非一無所獲。

“在日美同盟關係中,日本得到的好處包括艦船出海和軍備擴張。”呂耀東分析,一方面美國軍艦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活動,日本都緊隨其後;另一方面,近年來,美日同盟關係發生微妙變化:過去,美國是保護者,日本是被保護者,關係是不對等的。2015年,日本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使得日美同盟關係朝著對等的方向發展。作為美國推行全球戰略的幫手,日本以保護美國在亞太的利益為藉口,增加軍費開支、增添武器裝備、擴展軍事力量,為修憲做準備。

對話泡湯 對抗加劇

“沖繩民眾擴大抗議的規模和力度是無奈之舉。從以往經驗來看,此次日本中央政府和美國政府態度堅決且高度一致,不會接受沖繩地方政府的訴求,更不會做出任何讓步。”呂耀東認為,對話泡湯必然導致對抗加劇。

玉城丹尼表示,日本中央政府想強行開工填海,造成既成事實,這種做法只會招致沖繩居民強烈反彈,點燃他們心中的怒火。

周永生認為,就目前的形勢看,如果美國不想撤軍,日本中央政府必須為新基地建設填海造陸。安撫當地居民是日本中央政府過去的慣用手法,一是環保和噪音問題上做一些改善;二是中央政府多撥款,補償沖繩民眾損失;三是敦促美國政府作出不擾民的承諾,但堅持在沖繩駐軍部署;四是旅遊簽證優惠政策。但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滿足沖繩民眾的訴求,也無法真正平息沖繩民眾的憤怒。沖繩民眾反對日本中央政府和美國政府的呼聲將更加激烈。

“只要日美軍事同盟存在,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就很難解決。”呂耀東認為,日美以確保日本安全和東亞和平穩定為藉口,加強軍事同盟關係引人警覺。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美兩國今年擬在具戰略位置的沖繩周圍海域,首度舉行“地對艦”導彈演習。美軍計劃在今年的演習中把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外加一款最大射程可達300公里戰術導彈,部署到沖繩島上。理論上,只要在宮古海峽任何一端部署這樣的武器,就能實現嚴密封鎖。

這只是日美加強軍事同盟關係的縮影。周永生表示,日美加強軍事同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軍事指揮,日本的海上和陸上自衛隊指揮總部離駐日美軍基地指揮總部的距離越來越近,試圖達到戰時一體化的指揮效果;二是聯合訓練,日美頻繁地進行聯合軍事訓練;三是武器裝備,日本大規模進口美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如F-35戰鬥機和兩棲攻擊艦。

“這是冷戰思維的延續,日美不斷加大在東亞的軍事部署,只會加劇東亞地區的緊張關係,增加地區衝突的可能性,不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更把整個世界推向更危險的境地。”呂耀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