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很多大臣有免死鐵券,為何在朱元璋大屠功臣時,卻不拿出來?

免死鐵券在民間也習慣稱為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對於立有大功勞的臣子的一種賞賜,類似如今的勳章。但比起勳章來,它又能夠讓擁有它的人享有一些特權,即讓其後代享有優厚待遇及免死罪。如果因犯錯要被處斬,只要拿出這免死鐵券,就能起死回生。

在歷朝中,有不少關於免死鐵券的記載,如宋太祖頒給周世宗柴榮後代的免死鐵券,不過最著名的則是在明朝。當時朱元璋靠著手下的一幫兄弟,從乞丐和尚一路打拼成為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事後,朱元璋論功行賞,很多大臣在得到封賞的同時,也被賜予了免死鐵券。

明朝很多大臣有免死鐵券,為何在朱元璋大屠功臣時,卻不拿出來?

然而不久,朱元璋為了讓穩固皇權,卻開始大肆地屠殺功臣。而這些功臣很多人手裡都握有朱元璋所欽賜的免死鐵券,但為何最終還是沒能夠救得了他們性命呢?原因其實是朱元璋鑽了免死鐵券的一個漏洞。

原來朱元璋在頒給那些功臣免死鐵券的時候,有一個規定,那就是免死鐵券在使用的時候是有前提,“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一切其他的死罪都可以給你赦免,但是謀逆造反之罪,不在赦免之列。所以朱元璋為了弄死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就只能把他們歸為謀逆造反一黨。而胡惟庸、藍玉之案而則為朱元璋提供了這個便利。

明朝很多大臣有免死鐵券,為何在朱元璋大屠功臣時,卻不拿出來?

於是朱元璋利用這兩案大開殺戮之門,受此誅連被殺者,前後達45000人之眾。如李善長就因他有一個親戚犯法被抓,在審理過程中卻發現李善長的弟弟與胡惟庸案件有牽連,於是把他的弟弟也抓來一起審理。而在審理過程中,又發現李善長也知道這事,卻沒有告發,於是李善長一家老小70餘人全部被斬首。

經過胡藍之獄的大清洗,開國功臣就被朱元璋處理的差不多了,不過也還有那麼幾個躲過一劫。倖存下來的這些人變得更加小心謹慎,處處防人,這讓朱元璋一時也拿他們沒辦法。不過,對於朱元璋而言,即使他們已經交出權力,即使已經自願退居到二線,但為了他子孫後代的江山,他們依然不得不死。

明朝很多大臣有免死鐵券,為何在朱元璋大屠功臣時,卻不拿出來?

因為此時的朱元璋身體每況愈下,他自感時日無多,於是他也不再繞圈子,即使這些臣子手上有免死鐵券,即使他們沒有謀反叛逆,但是該死自然還是得死,畢竟免死鐵券是由皇帝所頒發,那麼最終解釋權自然也歸皇帝所有。馮勝、傅有德、王弼就是這樣被賜死的。

所以在封建專制時代,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哪怕是給了你免死鐵券,但皇帝依然可以不認賬,想讓你死你自然還是活不了,想用一張鐵券來保住自己的性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