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否應該深入課堂堅持聽課?老師:經常聽課的校長才接地氣

校長是否應該深入課堂堅持聽課?老師:經常聽課的校長才接地氣

當前,教育管理方面的事務十分繁雜。作為校長,每天要面對各種工作任務的處理、協調,同時還要接待各方來訪的人員。那麼,深入課堂聽課,是不是可以不必強求校長做到?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校長都認為:校長平時工作太忙,如果必須要進課堂聽課,即使進了,也很難做到堅持下來;校長著重於學校的全面管理,教學自有分管的副校長、教務處、教研組長等去抓,他們更專業,指導更有針對性。

校長是否應該深入課堂堅持聽課?老師:經常聽課的校長才接地氣

而對於是否歡迎校長進入自己班級聽課,一線教師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有人說,校長老喜歡到班級聽課,嚴重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們怨聲載道,關鍵是聽完了課,也講不出個所以然,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沒有什麼促進作用。這樣的聽課,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任務,是形式主義。

校長是否應該深入課堂堅持聽課?老師:經常聽課的校長才接地氣

有人說,校長能來聽課還是好的,起碼是重視教學的。這樣能促使教師更加認真準備每一節課,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不過,聽歸聽,不懂的領域少亂加評論是真的。

有人說,我並不反對校長來我的班級聽課,甚至是很希望校長經常推門聽課因為我對我的課很有信心。校長經常來聽課,是非常有效的教學管理,因為,教師真實的教學水平,只有在課堂中表現出來。

也有人說,經常聽課的校長才真正接地氣。如果一個校長,從來不進教室,很少接觸教師和學生,高高在上,常常跑到外面,估計學校的管理難見成效。

校長是否應該深入課堂堅持聽課?老師:經常聽課的校長才接地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經驗使我深信,聽課和分析課——這是校長最重要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我給自己作出一條規定:一天內必須聽兩節課。否則,我就會認為這一天我在學校裡什麼事也沒有做。如果今天要去開校長會議,抽不出時間去聽課,那麼明天就得去補聽,一共要聽四五節課。”

因為,校長只有掌握了足夠的事實和進行過足夠的觀察,他才能高質量地做好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這方面的工作。而只有經常聽課和分析課,校長才能瞭解教師們在做些什麼。

面對大師級的校長,我們的這些校長們,是否應該感到汗顏?因此,聽評課應該是校長的自覺行為、常態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