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2018年拉姆薩爾全球溼地展望報告出爐,原以為各國經濟復甦後將會改善的人們,紛紛被報告數據給驚呆了:隨著全球人口出現普遍且大規模的“農村向城市”遷徙、大自然災害等種種因素,導致全球溼地面積的消失速度躍升為森林消失速度的三倍,而溼地保護動物的死亡速度則以數十倍的速度在“狂飆”中。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更令人驚訝的是,被“拉姆薩爾”點名的最失敗溼地保護區居然在荷蘭,這個全球有名的高收入國家一直是環境保護的楷模,以大片大片的人造海堤、鬱金香和風車等景觀聞名於世,結果卻因為一個圩田改造成的溼地保護區,從1989年開始一直被“責罵”到現在,期間有超過九成動物死亡,僅2017-2018年就有3300頭(鹿、馬與牛)。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溼地位於阿爾梅勒的萊利斯塔德海堤處,因填海造地圈成的生態溼地之一,1989年時荷蘭政府在溼地中發現大量歐洲並不常見的大鸕鷀、琵鷺、大白鷺以及白尾鷹等珍稀鳥類,從而禁止商業開發、將其歸屬荷蘭國家林業局管轄並撥款保護。很快,萊利斯塔德的植被與生態大幅改善,也吸引來紅鹿以及馬牛等食草動物在此繁衍。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然而,阿姆斯特丹東部大改造令溼地陷入困境,近千個超大型風力發電機密密麻麻的遍佈在溼地外圍,大大破壞自然風、溼度系統導致溼地植被生長速度減緩,反之越來越多的食草大型動物因發電機“騷擾”出現各種異常,每年都有動物因驚嚇而死,而鳥類卻紛紛逃離到處是發電機的地帶。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為防止動物大規模逃離,荷蘭林業局在保護區外圍拉起鐵絲網切斷一切“生物走廊”,強制數萬頭保護動物無法遷徙離開,毫無知識儲備的荷蘭林業局從此被戴上一個“動物殺手”的帽子,因為此後的10年中,溼地生態系統已陷入惡性循環,逐漸出現植被根部被吃光、動物被餓死等現象,大多出現在可食性植物減少的冬季。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也可以這麼說,這個被鐵絲網包起來的溼地保護區早已不適合動物生存,但荷蘭政府卻強行把動物圈在其中,吃不到草又離不開被活生生餓死的意思。2005年荷蘭急劇降溫的嚴冬過後,人們發現溼地內猶如“屠宰場”般的到處是動物屍體,且全部因飢餓引起的營養不良併發症致死,引來動物保護協會和聯合國生態部門的譴責,但荷蘭政府卻堅持千億歐元的風電項目沒有錯,錯在溼地管理方式與民眾的不配合。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原來,當荷蘭人與世界各國的保護組織發現這些動物是被餓死後,紛紛自發前來向瘦骨嶙峋的動物餵食,希望它們可以安全度過每一個冬季。但荷蘭林業局卻指出這些投餵並不是保護,反而養成動物的依賴性,從而更容易導致冬季期間的大面積死亡。就這樣,雙方各執一詞的同時並沒有具體措施應對,該投餵的繼續投餵,該指責的繼續指責,而動物死亡現象也從來沒有斷絕過。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這塊溼地在荷蘭從此變成“燙手的山芋”,誰也不願接手管理,2014年“生物走廊”項目剛立項,被任命的四名議員就當場辭職,因為這條走廊涉及到7大集團的利益,維護任何一方都會受到責罵甚至鋃鐺入獄。2017年荷蘭政府想拍賣溼地交給私人公司管理,也沒有企業願意接盤,大量公共資金被無謂浪費在溼地中,僅2017年就撥款1660萬歐元(約1.3億元人民幣),卻換來九成動物被餓死的慘劇,如今溼地內的動物僅有3500頭數量。

最失敗保護區:年經費1.3億餓死九成動物,餵食者罰3500塊

更奇葩的是,荷蘭政府沒有考慮2018年的冬季怎麼過,卻在此時宣佈“禁止投餵否則罰款450歐元(約3500元人民幣)”的規定,此舉更令荷蘭動物保護協會異常憤怒,不斷髮起倡議投餵行動......或許,2018年的最失敗保護區會有更多動物死亡,您覺得該不該投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