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日本留學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去日本讀書,首先你至少要沒有民族排斥感。什麼是排斥感呢?在我看來就是滿大街都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亞洲面孔,大街小巷基本上隨處可見的漢字。就像我自己的朋友來東京找我玩,他對東京的感觸就是很像香港。在這樣一座城市生活,融入進去的慾望就會更強烈。、

成為日本留學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提到融入社會,就不得不說日本人。日本人向來是給人一種前恭後倨的印象,表面上和和氣氣,舉手投足之間禮貌的不能再禮貌,而轉過身去很可能翻臉不認人。所以說,在日本大學中或是社會中很少能夠交到真心的日本朋友,即使是你們前一天晚上還在一邊喝酒一邊摟著肩膀吹,第二天就跟你保持著3米以上的“交友距離”。像剛才說的,雖然城市沒有給你排斥感,但是日本人給不給你排斥感我就不敢說了。

言歸正傳,說說在學校中的體驗吧。剛到大學中,你是不會明白日本人究竟是怎麼選課的,新生開學後,一個比114電話黃頁還厚的書,和一張類似國內填報高考志願的報名紙就會放在你的面前,自己找到書中想要學習的課程代碼填到紙上,還要了解這個科目是不是自己必修。然後,在開學選課後的一週時間,你都可以試聽自己選擇過的課程,如果不喜歡可以刪除(這一點是我比較欣賞日本大學的地方)。最終,在你大學四年間修滿130-140學分的課程之後就可以順利畢業。反正無論如何,選課對於每一箇中國人都是煎熬,講究又多,我到後來都不知道是怎麼順利畢業的。

除了選課,每個大學在大二或是大三都會要求學生進ゼミ(小組學習),也就是自己選擇導師的教學小組,這個小組大概10-15人,每週都有一次課,課上的內容是關於自己畢業論文的寫作進度以及發表演講。一個學生在一個學期至少會輪到一次,留學生也不會因為是外國人就“倖免於難”的。中國學生很多都無法接受,他們本想上大學是用來發洩高中三年的憋屈,誰成想日本大學並不能讓你放鬆... 因為日本輕鬆的是高中以前。

說了這麼多學習的事,最後說說文娛活動。基本每個大學在10月末都會舉辦校園祭,也就是動漫、日劇中的經常能看到的橋段。每一個班級院系都會出攤,做食物、辦漫展、表演節目,也會請知名藝人前來助陣,我們當時就作為中國留學生班,包了兩年的餃子,做了兩年的炒飯以及可樂雞翅。總歸來說,這也為日本“枯燥”的校園生活帶來了一絲快樂。

以上就是我的留學體驗,其實能夠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生活,也是人生中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