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宣佈證明黎曼猜想的那個人去世,注意的人並不太多

“我可以退休了,這是你們的世界了。”


幾個月前宣佈證明黎曼猜想的那個人去世,注意的人並不太多

邁克爾·阿蒂亞(Michael Atiyah,1929-2019)圖片據牛津大學數學所

作者 | 張國

對身處中文世界的非數學界人士來說,這個人的死訊遠遠沒有幾個月前他宣佈的消息那樣轟動。

當地時間2019年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在一份簡短的聲明裡宣佈該會前主席、89歲的數學大師邁克爾·阿蒂亞去世。

在中文世界,這則死訊沒有引起太多注意——與之相比,阿蒂亞去年9月的一次演講引起的轟動效應遠大於此。他當時表示自己用一個簡單的方法證明了自1859年以來困擾數學界的黎曼猜想。黎曼猜想是希爾伯特1900年列舉的數學難題之一。

由此,“邁克爾·阿蒂亞”這個名字熱鬧了一陣,有的文章標題使用了“數學大地震”這樣的說法。


幾個月前宣佈證明黎曼猜想的那個人去世,注意的人並不太多


2018年9月24日,阿蒂亞如約在德國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介紹了自己對黎曼猜想的證明。不幸的是,他的證明未能得到同行公認,也沒有在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早在2016年他曾宣佈解決另一個數學難題,同樣未獲公認。

宣佈解決著名的科學問題,一旦不被承認,意味著當事人將經受個人信譽的考驗。在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阿蒂亞開過一句玩笑:“證明黎曼猜想將讓你舉世聞名。但如果你已經很有名,那你可能因此聲名狼藉。”

不過,“邁克爾·阿蒂亞”這個名字已經載入數學史冊。他的逝世是數學界真正的巨星隕落的時刻。

如果說有誰的去世稱得上“帶走了一個時代”,阿蒂亞就具有這樣的影響力。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他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邁克爾是一位數學巨人。”牛津大學數學所的訃告中說。

英國皇家學會現任主席、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說,邁克爾·阿蒂亞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一個“出色的人”。

阿蒂亞的貢獻跨越多個領域,對幾何、 拓撲、 數學物理等領域都影響深遠。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與數學家伊薩多·辛格1963年證明的指標理論,以及與弗里德里希·希策布魯赫合作提出的拓撲K理論——阿蒂亞將這兩大理論稱為“一枚硬幣的兩面”。

指標理論以阿蒂亞和辛格的名字命名,併為他們帶來了數學界的殊榮:阿蒂亞獲得了1966年菲爾茲獎,阿蒂亞和辛格共同獲得了2004年的阿貝爾獎。

他們獲獎的重要原因是,指標定理將曾被認為毫不相關的拓撲學、幾何學和分析學連在一起,並且在數學和理論物理之間搭起新的橋樑。

從事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張偉平說,指標定理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就之一。有不少人認為,如果在20世紀中挑選出兩個最偉大的數學定理,那麼其中之一應該是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另一個是由安德魯·外爾斯證明的費馬大定理。

安德魯·外爾斯是另一位英國的天才數學家,出自劍橋大學設立的以牛頓命名的數學所,阿蒂亞則

那裡的創始所長。

中國科學院的指標定理專家虞言林曾感慨:“指標定理像個大太陽,許多大定理都圍繞著它轉。”

阿蒂亞在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過。他一生教過的學生中,不少人成為重要的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西蒙·唐納森就是其中之一。

“阿蒂亞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教育家。”1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湯濤在微博上評價。

生前,阿蒂亞的論文全集曾在大陸發行,他的老朋友、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為此寫了一篇前言。

在前言中,陳省身形容,就像中國的傳統那樣,孩子們被教導要讀孔夫子、韓愈的散文以及杜甫的詩歌,他建議自己的中國同行和學生們將阿蒂亞論文全集當成高等“教科書”。“我真誠的希望這套全集不要成為書架上的擺設,而是在年輕數學家的手裡被翻爛掉。”


幾個月前宣佈證明黎曼猜想的那個人去世,注意的人並不太多


《量子》雜誌網站截圖

晚年,數學大師阿蒂亞對物理發生了愈發濃厚的興趣。2016年,《量子》雜誌(Quanta Magazine)這樣概括:“簡單來說,他用職業生涯的前半部分連接數學的不同領域,後半部分將數學連到物理。”

《量子》雜誌問過阿蒂亞,他進入陌生領域,是否擔心敗壞自己已有的名聲。他回答:“我的名譽是作為數學家建立起來的。如果我現在搞砸了,人們會說:‘好吧,他曾是個不錯的數學家,不過他晚年失去理智了。’”

他還提到,自己80歲生日時,轉投神學的物理學家約翰·珀金霍恩對他說:“你已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你只需向前,想你所想。”

“能得的獎章我都得過了。我能失去什麼?”阿蒂亞對《量子》表示,他做好了準備,在年輕學者不會賭的地方賭一把。

那次專訪中,阿蒂亞還透露,自己經常會做跟數學有關的夢,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至於數學的靈感,“天知道它從哪兒飄來的”。

“當你發現真理的那一刻,真理也在那裡盯著你。它在向你回眸。你不需要去尋找,它在紙上閃光。”他形容。

2018年5月,阿蒂亞在牛津大學做過一場演講,題目是:“數字是嚴肅的,但它們同時是好玩的。”

“數學的樂趣貫穿了他的一生,這是何等的幸運呀,也是何等的毅力呀。”一位叫“船長-M”的中國網民在微博上說。


幾個月前宣佈證明黎曼猜想的那個人去世,注意的人並不太多


在2018年那次有關黎曼猜想的演講幻燈片上,阿蒂亞特地打上了他的妻子莉莉·阿蒂亞的名字,表示要把這項證明獻給妻子。妻子是他當年的同學,去世於2018年3月13日。

在那次演講最後,他對在場的以及通過互聯網聆聽演講的聽眾說:“我可以退休了,這是你們的世界了。”

幾個月後,邁克爾·阿蒂亞真的“退休”了。

一位中國網民在社交網絡感慨:“神一樣的存在!天堂裡繼續研究黎曼猜想。”


本文由中國青年報獨立出品,首發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及頭條號,加入樹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