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鋒過境下的贛州

鋒面

冷鋒過境下的贛州

冷鋒和暖鋒

冷暖氣團交界面叫鋒面。亦稱鋒區,水平範圍可由幾百米到幾千米。由於冷空氣密度大,暖空氣密度小,一般冷暖氣團相遇時,冷氣團在鋒面下,暖氣團在鋒面上。因為鋒面兩側的溫度、溼度、氣壓、風等都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在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在鋒面移動過程中,根據冷暖氣團所佔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將鋒分為冷鋒、暖鋒、準靜止鋒等類型。

冷鋒

當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時,較重的冷氣團前緣插入暖氣團下方,使暖氣團被迫抬升。暖氣團在抬升過程中冷卻,其中水汽容易凝結成雲、雨。如果暖空氣中含有大量水汽,那麼可能帶來雨雪天氣。冷鋒移動速度較快,常常帶來較強的風。所以冷鋒過境時容易出現陰天、下雨、颳風、降溫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的位置,所以氣溫溼度驟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冷鋒在我國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見。

暖鋒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卻凝結產生雲、雨。因為暖鋒移動的速度比冷鋒慢,所以可能形成連續性降水或霧。暖鋒降水多發生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後,暖氣團佔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所以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暖鋒在我國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活動較為頻繁。

準靜止鋒

準靜止鋒指冷、暖氣團勢均力敵,互相爭執不下,保持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這也會給鋒面所在地帶來較長時間的,連續性的陰雨天氣。

影響我國的兩大主要準靜止鋒:

1.江淮準靜止鋒

梅雨的形成——江淮準靜止鋒,從我國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間,都有一段連續陰雨時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數多,這時正值江南梅子黃熟季節,所以稱為"梅雨"。由於這段時間裡多雨陰溼,衣物容易發黴,因此又俗稱"黴雨"。中國古代關於梅雨的記載很多,如"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和風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這些詩句描述了梅雨滋潤著廣袤的江南沃野,給萬物帶來勃勃生機,也指出了梅雨的發生時間。那麼梅雨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太平洋暖空氣在五六月間北移到達長江和南嶺之間,六月中旬前後抵達長江兩岸,這時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氣勢力還較強,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氣在長江下游地區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準靜止鋒,造成了連綿陰雨天氣。

2.昆明準靜止鋒

大家都知道昆明也叫“春城”。這是因為從蒙古西伯利亞吹來的冷風,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雲貴高原腳下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昆明的地形將冷風阻隔在外,所以昆明常年陰雨綿綿、四季如春。

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關係。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鋒形成的鋒面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就是冷鋒南下時形成的。春季的沙塵暴也是冷鋒造成的影響之一。

這幾天贛州氣溫驟降就是冷鋒過境引起的,地處長江中游,引起雨水 降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