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這幾年,我會記錄下自己看過多少書:

  • 2016年,106本。
  • 2017年,76本。
  • 2018年,159本。

回顧2018年,好像沒有太大的進步,又好像有了什麼不同。我的閱讀方式改變了,閱讀內容也有一些變化。以往看得比較多的是小說、健康養生類,今年看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書。

原先會覺得看了這麼多書,內心有些小小的得瑟,不過只是在自己的心中,悄悄地驕傲一番。但是現在不會,也許,這也是今年的改變之一。

我試過在心情煩躁的時候,通過買買買來發洩,可是這並不能減輕我內心的焦慮;我也試過找朋友傾訴,可是傾訴之後,依然不能消除我的困惑。只有書,能給我解答,有時候感覺會很奇妙,當我內心困惑時,會剛好在某一本書中,看到一句話,忽然就被點醒了。現在,我相信書能給我帶來力量。

今年看的書,給我三點啟發:

一、看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開始體會“終身學習”是個什麼概念,面對自己的無知,有點焦慮,不過更多的是動力,會覺得自己有很多的能力待開發。

二、在閱讀上,不再追求數量。不會覺得看了多少本書是很厲害的事,畢竟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因為閱讀,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三、學會向內求。現在有什麼困惑,會向內看,不再向外求。因為向外,常常會求而不得,只有向內看,內心才會得到真正的平靜。


希望當你迷茫、困惑的時候,給我勇氣的這三本書,也能給你帶來力量。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給你自己一分鐘》這本內容很簡短,通俗易懂。很快可以看完,一個小小的故事,能讓你明白,只有自己好了,其他的才會好。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我看過很多心靈雞湯,唯獨《肯定》,深深地打動了我。每一章都有具體的語言操作,跟著一步步做,一點點的練習,內心真的會得到平靜。我看過露易絲·海的另一本《心的重建》,但更推薦《肯定》。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我一直在苦苦地尋求答案,怎麼愛自己,如何愛自己。這一本,就是答案。當我讀的時候,毫不誇張地說,有種“我終於找到你了”的感覺。是的,想要知道如何愛自己,在《愛是一切的答案》中,也許你也能找到答案。


我是一個媽媽,育兒書,當然不能少。今年看的育兒書中,推薦這三本: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我們都說,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自由,可是真正的愛和自由,又是怎樣的呢?孫瑞雪老師的這本《愛和自由》,有很多的案例,看的時候,感觸太深,很多雷,我都踩過,希望你看的時候,也會有所收穫。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如果要給今年看過的書中,評哪本最觸動我心的,這本排第一。《當我遇見一個人》裡講了很多育兒的觀念,李雪說養育孩子,其實就是療愈自己的過程。《當我遇見一個人》適合做父母的,反覆讀。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有關正面管教的書中,《家庭中的52個正面管教工具》最適合我的口味,作者盧丹丹的另一本《規矩的背後是自由》有空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正面管教,其實是引導、陪伴、共情,說到底,也是給孩子愛和自由。

育兒只有觀念改變了,教養方式才會改變。


其他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這三本: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好幾次看到《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書名,我都很不屑。還很清楚地記得2018.1.1日,實在不想看其他書了,才打開看的這一本。結果,一口氣看完,顛覆了我閱讀的觀念。現在很感謝自己那一刻的“無聊”,我今年的閱讀之路,是從這一本開始改變的。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每天要陪伴孩子,從早到晚,我一直苦於沒有自己的時間。後來看了《早起的奇蹟》,也加入了早起的行列。現在早起的這點時間,就是我的私人時間。如果你也覺得沒時間,不妨讀一讀《早起的奇蹟》,也許也能給你帶來一些改變。

2018年,我看了159本書,推薦這9本

這是一本小朋友的書,但是我看了之後,給我啟發很大。總算明白一點,文學書該怎麼讀。以前總也看不懂,頂多是去看故事情節,看完就看完了。什麼內涵,完全不懂。《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是打開思路的一扇大門。


以上9本,是我今年看的書中,感觸比較大的書。

2018年結束了,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2019年,我希望能成為迄今為止,我最好的一年。

2019年,閱讀路上,我會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