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廁所,是一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你是腰纏萬貫還是家徒四壁,廁所總是要去的。廁所的功能是一樣的,但是如廁環境的差別也會由於家財的多少而不同:石崇的廁所不僅沒有鮑魚之肆的味道,還有美女在你如廁後為你換上一套新衣服。而從古至今,廁所的名稱也有著變化,不變的則是廁所的功能罷了。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首先,廁所叫做“圂”,這個字最初之義為豬圈。韋昭注《說文解字》: “豕牢, 廁也”,《六書故•工事》解釋說廁所因為汙穢的緣故, 也把它叫做圂, 即說廁所和圂同指一物。而豕是何物?就是豬,豕牢則就是豬圈。而圂解釋為廁所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古時的廁俗, 那時的廁所大多是與豬圈建在一起的, 古人把豬廄當成廁所, 既是圈豬的廄, 又是人大小便之處。

這便是圂的名稱的緣故。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另一種說法叫做西閣,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李元芳與狄仁傑前往沙爾汗府中,李元芳詢問沙爾汗道:府上西閣之所位於何處?西閣就是廁所,顧名思義,就是西邊的閣樓,因為廁所一直位於西邊,為什麼要建在西邊,這就涉及到一些關於風水的話題。這是一個關於八卦方位的問題,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我國農村地理位置。通常夏天經常刮東南風,冬天吹西北風,廁所建在西南方角,這樣臭味吹不到家裡去。也就是說廁所一般位於下風向。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還有一種稱呼叫做廁,這一名稱產生甚早, 如 《左傳•成公十年》:“ ( 晉侯 ) 將食, 張, 如廁, 陷而卒。”廁在古代常處於房屋的最側隱一角, 所以“廁”也通常用作雜廁和邊側之解。畢竟廁所是一個私密之地。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另外在高中課本的《五人墓碑記》中也提到了廁所的一種稱呼: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所謂“溷藩”也代指廁所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除了以上這些,在中國的神話中也有關於廁所的故事,如人們常常提到的紫姑神;而還有一種和廁所有關的在神話中的法寶——混元金斗,在《封神演義》封神時曾有這一段記錄:混元金斗,即人間之淨桶,凡人之生育,俱從此化生也。有人認為所謂的淨桶就是馬桶。而也有人認為淨桶是小孩在洗三時所要使用的一項工具:洗三,生育習俗。在中國古代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嬰兒出生後第三日,要舉行沐浴儀式,會集親友為嬰兒祝吉,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兒”。“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滌汙穢,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圖個吉利。洗三其實就是為新生嬰兒洗澡,在《妃子浴兒圖》中說的便是這個習俗,而洗澡所用的盆則就是混元金斗。


古人如何將“上廁所”說的高雅,神話傳說中還有關於廁所的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