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答記者問

編者按: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雲技術、大數據的普及推動著教育產業的變革。智能終端、多元傳播介質以及社交關係傳播的變化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日新月異。移動互聯網時代,什麼影響著中國教育的發展和未來?新華教育論壇——“大國教育之聲”活動在京舉行,聚焦“互聯網時代”教育大洗牌格局中的教育現狀,共探教育未來發展之路。

論壇現場,上尚美術董事長戈弋接受了新華教育的專訪,以下為本次訪談的主要內容:

主持人:各位新華網友大家好,這裡是新華網教育論壇大國教育之聲活動,今天我們邀請到上尚美術董事長戈弋老師。

戈弋:大家好。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主持人:首先請戈董給我們介紹一下貴機構的具體情況。

戈弋:謝謝。上尚美術成立於2004年,到現在為止有13年的歷史。我們屬於典型的大學生創業機構。在藝術培訓行業,特別是美術培訓圈,我們屬於最早的一批。因為中國美術培訓機構整體發展主要從2001年到2003年之間,我們屬於伴隨美術培訓機構發展最初的一批人。通過13年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創建了7個分校,一個教學研究院,一個設計部,還有對外的藝術宣傳部門等。

主持人:當時您創業建機構時,為什麼選擇藝術行業,選擇美術呢?

戈弋:我是2003年考入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時專業成績綜合排名第二。在那個時候,創業真的很艱難,為什麼這麼講呢?我的初始資金只有6500元人民幣,還有部分是我的學費,在那樣的條件下,我在2004年創立了這家機構。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行業,因為我考的就是這個專業,學的也是這個專業,所以順其自然,就選擇了這個行業。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正因為我當時考學的時候,專業成績排在第二名,所以就有一些學生想跟著我學,在那個情況下,我就創立了這個機構。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主持人:您認為藝術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戈弋: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藝術包含著音樂、美術等,美術屬於視覺藝術,視覺藝術對生活更多的是對美的發現,對美的創造,這就是我們能夠給生活帶來主要的變化;這種方向和改變能使世界更美好。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當代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陳丹青老師和上尚美術清央班學員傳授藝術

主持人:我們瞭解到貴機構在做美術高考培訓、課外美術和影視動漫高考等培訓,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戈弋:之前有很多朋友也問我這個問題,就是上尚美術的定位是什麼?我告訴他們,上尚美術的定位是視覺藝術,我們現在和未來的主要方向就是立足美術高考培訓這塊,向兩端延伸,並做多元化的發展;比如少兒藝術培訓,出國留學,出國遊學等等,和美術相關的培訓,我們都在涉及或計劃涉及。為了保證這種多極發展的質量,我們設置了不同的部門,把業務分配成不同的模塊,最重要的是,給每個部門和模塊配上了強大的火車頭。比如說我們的旗下品牌(美一天少兒美術),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中國美術學院畢業的周剛主任和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劉思彤主管在負責。

我們最早的一個板塊是關於美術高考的,它基本上在2006年就成型了,結果很好,06、07年就培養了清華美院第二名黃明鑑,第十一名秦龍,第十九名的陳瀏伊等,還有宇從霍(音)排中央美術學院考第一。所有的成績都基於每一個模塊的完善和健全運營。起初、我們的每一塊板塊都比較獨立,每一個有相對特色的教學、研究模式,把每一塊做精做強之後,再把每個相對獨立的板塊打通,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的話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教育延續性的問題。舉個例子,少兒培訓,少兒培訓完之後,進入青少年,進入了大學,再進入社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在當前社會的培訓機構中,這些環節是脫離的,我們想做而且正在做的就是要把這些塊全部打通。這樣的話,一方面能讓學生有個清晰的思路,另一方面能夠反補每個板塊,讓我們把每塊做得更好,更精。因為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它後項性的問題: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出國,職業的培訓,來反推少兒美術培訓裡應該注意什麼?後來藝考要注意什麼?還有包括出國留學要注意什麼?未來還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從我們這個機構就可見一斑,我們的學生,有很多在世界各地學習,他們就會傳遞迴很多領先的資訊,比如我們05年畢業的學生周望宇(音),他前段時間從德國給我發短信,把德國的信息,德國的一些藝術培訓的信息告訴我。這樣,從培訓角度來講,它就會更有持續性。我還舉個例子,比如我們一些學員,像加拿大籍的索菲婭,她可能很小,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國外一些小孩子教育的模式。索菲婭是Adams的學生,包括我們在農大校區也有好多外國的學生。因為我們覺得把中國的學生和外國的學生放到一塊,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我們的學生思維會更開闊,這其實是我們在做業務這塊最重要的理念。

總結兩句話,一句話是橫向的,我們儘量能夠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和各國的教學思路。另外一個是縱向的,縱向是想打通每一個板塊之間的聯繫,這個就是我們的定位。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捷克美術學院院長和上尚美術建立合作

主持人:很多人還是有這樣的觀點,對於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們才會選擇從事美術,您怎麼看這個觀點,我們的學員有哪些共性?

戈弋:關於這方面,我本人覺得當下大家這麼認為依然是無可厚非的,為什麼這麼講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從2004年到2008年這段時間,整個中國的國內藝術高考都處於上升階段。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的很多大學或者很多學院都開設了美術學院或專業,並在招生錄取的時候,給了一個較低的分數線。這個時候就必然會有一個現象,很多文化課不是很好的學生就會來學美術,從那時起,就給大家留下了這個印象:就是說學習不是很好的才學美術。其實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現象,說大點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往小了說也是部分考生追求成功的一種選擇。但真正的現實卻是,學藝術的人,至少在我這10多年的經歷中,我逐步發現往往藝術學得好的同學,特別是頂尖的學生,他們的文化課都非常好,比如說我們這裡有一個老師叫程丹蕾,她是2013年清華專業第一,央美專業第五,而她的文化課,包括她的英語,文化課總分都達到600分。這種文化課好,專業也好的學生,現在我們機構裡來說非常之多,而且會越來越多。因為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將來要從事這個行業,或者從事這個專業,基本上有這個事實,就是他們大部分從小喜歡畫畫,並在後天逐漸發展起來,並不是說因為文化課不好的,後來轉向學美術的。他的本質是對這個專業的喜歡。所以,咱們可以這樣想,假如說你不喜歡這個專業,而且對這方面沒有一定的天賦,或者從小就沒有引導和開發形象思維的話,那麼從發展角度來說,你也很容易遇到瓶頸的。所以這就是我們在少兒美術板塊不斷地強調一個點:挖掘天性,開發形象思維。大家都知道人分左右腦,一般來說邏輯思維都是左腦,形象思維都在右腦。當前,右腦開發也是當下熱門的話題,這裡面更多是形象思維了,形象思維這個角度來講。人在每個年齡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從三歲可能對色彩很敏感,這個期間的敏感度可能就會超越16、17歲的,還有他的想象力,這個都是藝術修養的引導和培養。這個很正常,是一個現象,但是本質更多還是要把藝術當成學科來對待,這樣會還原他原來的面貌。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清華大學雕塑系副主任李鶴老師

主持人:把一件事作為自己的愛好來說,投入更大的精力,反而會獲得更好的成績。我們這邊的學員他們都有哪些共性?

戈弋:關於我們學員的共性是什麼?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提一下我們的核心價值。上尚美術的核心價值是共同成長,這個共同成長包含的範圍包含了學生,老師,所有工作人員以及所有的學生家長。我們經常談一個話題,就是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也好、家長也好,都需要成長。所以我們這邊的學員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學東西更多追求的是長遠性,而不是短期利益。所以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每個學生的成長、學生和家長一同成長、我們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帶來的必然現象,就是所謂共同特性,那就是對專業的熱愛。當他慢慢對這個專業熱愛了之後,就會更有持續性。所以我覺得可以這麼總結,我們的學生對在美術上的共性,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持續性。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系書記王建中老師

主持人:我也瞭解到我們上尚美術已經開了7家分校,不知道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在質量上,師資上有沒有一些改進?

戈弋:從13年角度來講,開設7家分校不算快,屬於非常慢的。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我們在06、07年,學生數量就已經跟去年和前年都差不多了。大家可能會問這個問題,既然你06年到11年,學生數量差不多的,那你這幾年的時間都做了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在這5、6年時間,我們主要做的是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我們整整做了六年時間,這裡包含了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信息化管理,所謂信息化管理就是我們建成了一套適合藝術特別是美術教學的、成熟的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等,這些系統奠定了我們發展的基礎,在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能確保質量。在上尚,質量的前提取決於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在這六年中,我們不斷完善、提升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資源配置,我們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可以說在同行業中是無法估量的。大家可能會說你那個時候創業初期才6500,你到2006年能投入多少?我們當時投入在2006年、2007年在軟件上投資了將近一百萬,那個時候我的朋友還有我的同事都說我瘋了,質疑我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這些看不到的東西。但後來我們一直在持續投入,到了2011年,我們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客服老師,課程顧問老師還有專業老師,每天都會在家園系統,我們自己的OA管理系統裡,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做一個總結。我們部門主管,都養成了很好的習慣,就是必須看自己組員的日誌。看這日誌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能實時瞭解每個學員和每個工作人員的情況,這樣我們就能夠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問題,效率非常高。

在有了這套系統支撐之後,我們從2011年開始開分校了,到今天為止也就是三、四年時間,我們發展到現在的7個分校,並保障了每個分校的教學管理質量。可能從一般角度來講,會覺得速度有點快,但瞭解我們的人就會知道,我們做了很多前期工作。針對我們的前期工作,我可以很自豪地講,我們這套體系,在藝術培訓領域,絕對是最先進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率的。所以我們現在從質量的角度,現在的能力來管理這幾個校區的話,實際上能力是綽綽有餘的,而且它是可複製和可監管升級的。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2006到2011年那段時間的沉積。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北服閱卷組曹向暉老師

主持人:我知道上尚美術教育已經開辦了13年時間,而且還有7家分校,那我們內部人員組織結構是怎樣的?

戈弋:我們組織架構主要分兩個性質的部門,一塊是教育產品的板塊,將教育產品細分成多個板塊,每個板塊設一個主管,我們也叫主任。每個主管會把自己負責的板塊細化,負責所有的細節。另外一個是渠道部門,主要是客戶部等服務部門。簡單說就是兩塊,一個是教學,一個是服務。同樣,客戶部設置了很多主任,這個主任一般來說是每個校區的校長、副校長之類的。在這裡,我整體把核心人員跟大家介紹一下,因為他們都是我們上尚美術的財富。在教育產品板塊,有高考部的主任鄭小妍,是我夫人,高中大學和我是同學,她在考本科的時候,考清華的時候,色彩第一名,現在她是我們高考板塊的教研部主任,主管著所有藝考板塊。還有美一天的主任周剛,他2010年加入我們,為我們的少兒教育板塊做了非常大的貢獻,在這個版塊中,還有副主任劉思彤老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

接下來包括出國留學板塊,這塊目前來講是Adams在負責,因為Adams在歐洲各個國家,去了很多地方,他現在主要負責兩部分:一是剛提到的留學、遊學,還有一部分是我們整個視覺規劃。像我們第六校區的設計思想都是Adams設計的,所以大家到時候看到我們第六校區所有的理念也好,我們的空間也好,你能感受到國際化的感覺。

So, Adams, I just said that all these decorations and designs are done by you. And that will be very useful for our future plans as attracting foreign students or doing oversea students trainings.

(Adams,我剛剛談了這裡所有的裝修和設計都是你負責的。這些對於我們未來吸引國際學生和做國際留學、遊學,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這塊主要是Adams在負責,還有一些包括陳揚明校長負責油畫,包括黃明老師,這一系列的。再談談渠道部門,我們的課程顧問部門目前有5、6個組,每個校區有校長和副校長,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比如孫偉孫校,孫偉從2009年就加入了我們,他在2011年、2012年為公司發展創造了兩個神話,這兩個神話即奠定了我們信息化管理,更推動了招生的發展。如果以後要豎像的話,肯定要豎在上尚美術總部的前廳。包括每個校區,比如天津萬達校區的校長何發權,體大校區的校長陳揚明,我們美一天少兒部的校長周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很重要的成員,除了這些主任級別的員工,我還介紹一下組長,比如客服一組的王春紅老師、二組的王秀成老師、三組的馬瓊老師等。還有財務總監戈賢鴻,還有設計部的幾個重要成員,一個是林海珠、艾利麥麥提、楊美美,人力行政部的楊國際老師。還有王雨晗、陳文傑、李靜、張奇、高冉,朝萍、李秋紫等等老師或客服人員。對了,還有一個我們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我們動漫部的主任趙彥超老師,趙老師對動漫部做的貢獻,那也是相當了得,他的作品,在各類雜誌發表,獲得了很多國內外大獎,他從2010年開始就在我們機構了。我們員工的年齡構成很多元化,比如王秀成老師,已經年滿60歲,是我們最年長的一位老師,她從2011年入職,工作很認真,對我們上尚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是要豎像的話,她是第二個需要豎像的。此外,還有更多的老師,我就直接念名字了,鄭小妍老師,遊深鈥老師,嶽斌老師,劉挺老師,牛默老師,李麗老師,孫德智老師,孫榕老師,高廣珍老師,李濤老師、程丹蕾老師等等。可能會有很多沒有被唸到的,因為現在人數太多了,記不住了,如果是沒有提到的,大家多多包含。謝謝大家!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系副主任關東海老師

主持人:就是為了開分校積蓄了力量。這幾個分校之間有沒有無論師資力量還是設備配置方面有沒有出入,會不會我選擇這個校區比那個校區效果更好一些?

戈弋:每個校區從硬件的配置上,略有區別,因為剛才我們談到了一點了,我們分很多板塊,比如有高考板塊,少兒板塊等。每個校區有一個相對側重點,從這個側重點講,是會有一些區別的。但是這種區別僅限於硬件、佈局的區別,從質量,特別是教學質量的角度來講,我們都一直強調教師資源最優配置,校區之間是沒有差異的,都是符合該校區的最優配置。同時,我們還開設了線上教學,進一步縮小可能因地域造成的資源差。把最好的資源平等地轉換到每一個校區去,這是我們的共同理念。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系主任林樂成老師

主持人:經過這些年發展,您認為一個機構具備競爭力是需要具備哪幾點?

戈弋: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作為教育機構的持續的競爭力,跟所有的機構競爭力是一樣的。我們在2012年開年會的時候討論過這個話題,我們最後歸結了四個字叫“持續創新”,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持續創新沒有什麼特殊性,因為大家都在講。為什麼我們還要把競爭力定位在的持續創新呢?因為時代在發展,每個學生也好,家長也好,我們教育者自身也好,都在變化。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成長。那成長是什麼?成長就是發展,社會在發展,而你如果沒發展:教育理念,教育師資包括管理結構都不發展,你怎麼讓學生髮展呢?所以教育的本質更多的是讓我們的學員發展,無論是心理上的發展,技術上的發展,還是思想上的發展,都得到一個提升。所以又回到上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核心價值觀共同成長。我們核心理念也是指引著我們持續地創新,這個持續的創新包含著很多方面,教學的創新,管理的創新,理念的創新,人員組織架構的創新,甚至對視覺藝術的創新。創新又包括很多方面,小到很多細節,比如我們的教學系統,還有包括家園系統,信息化持續的創新等等。這個創新最核心的是要把每一塊做好,比如我們馬上要上線新的網站,這個就孕育了兩年時間,大家會覺得做一個網站孕育兩年時間,這個有點太誇張了,我覺得是這樣,你把一個東西做到極致,這個時候你就有了持續競爭力,只有你做到極致才叫創新,否則什麼叫創新呢?我們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這麼有質量,大家都評價這麼高,核心一個點就是在於我們能忍得住寂寞,去把每件事推向我們能做的極致。我們把每一件事情花的時間,包括投入的精力延長,這個時候自然就會創新,至少有微創新。我們把一件事做好了之後,我們就可以持續受益。這可以用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來解釋,我在大二的時候就看過有一款電腦,我覺得很神奇,賣到現在還在賣,就是MAC這款一體機。它從我大二開始賣到現在,已經有10多年了,它就有競爭力。競爭力持續創新的前提是什麼,前提就是需要在某一方面投入最大的精力、物力、人力、財力,讓它達到極致。你在這個方面就有創新。這個時候他就有競爭力。我們每一年開年會的時候,都會確立一個重點的發展對象,比如三年規劃、五年規劃,我們這段時間主要的是往哪一方面投入,2006年、2007年我們確定了往信息化管理上投入,用了五年時間。我們下一階段會強化教師資源優化配置,包括通過網絡教學,通過各個校區,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教師資源進行配置,我們總裁今天也要過來,但是今天有事,沒過來。他現在跟耶魯大學的院長溝通,因為我們的張總英語特別好,曾經做過同聲翻譯,他在這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他能在做這方面的資源優化配置。做了這麼多過程中,最終達到什麼樣的感覺,就是儘可能地把資源最大的配置,這個時候讓我們的學生得到最好的教師資源。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創始人和魯迅美院院長李象群老師

主持人:今天也非常恭喜我們獲得最具競爭力藝術培訓機構,對於未來機構的發展,您這邊有哪些規劃?

戈弋:首先需要感謝新華網,這次我們能夠在全國機構裡排名第一,這得非感謝13億網民的支持和家長,包括學生,包括我們的親朋好友們的支持,在心理上也是受到鼓舞。因為創業的路上是很艱難的,我們這次內心上也是充滿了力量。

對未來,因為我們在2014年的年會中就談到了兩個化:一個是全球化,另外一個是信息化,為什麼在這兩個化上我們花的精力比較多呢?首先你想把美術培訓、美術教育這塊做好的話,首先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管理層,所有的這些人對整個全世界的藝術教育,藝術理念,首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提升。這個時候給我們學生帶來的就會不一樣的資源和理念。今年我們有一個教學研究院,教學研究院成立了已經有一年多了。我們下個階段重點就是將全球化、國際化教育理念等交由研究院去重點發展。

另外一個是信息化管理,我們從2006年一直在強調信息化管理,到現在為止還是強調這個,因為在現在,如果說我們不採用信息化管理的話,每個校區之間,每個老師之間,每個板塊之間,都很難去溝通。而我們還有大量的學生需要溝通,還需要對未來資源進行規劃、發展。上尚的發展需要資源的整合,而資源整合的前提首先要溝通無障礙,就是要信息化管理,沒有地域的限制,沒有時間的限制,全部信息化管理。這兩個化如果要結合起來的話,如果是說真正要做到很完善的話,結合很好的話,我覺得需要兩到三年。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戈老師和Adams老師跟我們分享了這麼多,也希望上尚美術教育在以後的路上把全球化和信息化做得越來越好,這條路走得越來越長。今天我們就是這些,感謝各位網友關注。

戈弋:謝謝大家!


清華美術學院榜眼戈弋老師答記者問談北京畫室


立足清華 不忘初心 戈老師堅持每天為三位全國學子作品點評和專業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